木场乡:合作社牵手农民奔小康
“现在政策好,扶贫盖房子,还扶贫赊给猪喂,免费领到小猪崽,养大卖了可以还建房贷款,好政策帮我们减负担。”镇康县木场乡勐撒村新村自然村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尹太果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木场乡坚持把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立足乡情实际,将发展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充分发挥党组织先锋引领作用,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广泛参与,积极探索实施“政府+企业+联合社(支部+支部)+农户+市场”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缺乏等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稳步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我们将合作社繁育的猪仔先免费发放给贫困户,由他们代养,育肥后可以在市场上卖,也可以以市场价卖还给合作社,同时偿还仔猪费用。所有市场风险都由合作社承担,增加了贫困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老百姓经济提上去,我们企业也发展壮大了。”在镇康县勐撒平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合作社负责人鲁咏换向笔者介绍合作社的运作模式。
镇康县勐撒平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创立于2016年,总占地面积150余亩,其中养殖厂占地15余亩,饲料基地130余亩,注册资金300万元。合作社是一家以仔猪供给、生猪饲养、销售为主的民营团体合作社,目前,母猪存栏300余头,预计每年可出栏5000多头仔猪。
今年以来,为了让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尽快脱贫,该乡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增收”的原则,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短期增收问题。以村级党(总)支部牵头组织,在各村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主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再由十个村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作为整个合作模式的主体之一的木场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联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章程》,成立自己的监事会,监事长一般由村“两委”干部担任。由政府与合作联社共同商定一家实体企业,即镇康勐撒平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然后在政府主导下,合作联社、实体企业共同成立新的专业合作社,作为整个合作模式下的经营主体,负责提供仔猪、饲料、技术等服务,作为整个合作模式的另一主体之一。先由政府筹集部分资金,注入到合作联社,作为合作联社的发展资金,再由合作联社把发展资金投给企业,企业合理利用合作联社注入的资金发展产业,再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分享红利。
尹太果是勐撒村新村自然村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人多地少,且缺少资金和技术,全家的收入时常入不敷出。扶贫工作开展后,木场乡依托镇康勐撒平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扶贫仔猪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发展养猪业,助推脱贫步伐。尹太果就是其中一位。
在木场乡,像尹太果这样通过加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猪业的贫困户不在少数。据了解,通过引导和带动,截至目前,加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猪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012户3572人。
“有了好政策支持,非常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脱贫致富。”看着喂得胖胖的仔猪,尹太果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