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大力营造村寨文化氛围
感恩教育为引领 示范带动树新风
沧源大力营造村寨文化氛围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兴云 杨莲莲) 沧源自治县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三个美”为目标,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以文明村寨创建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
整合项目,科学选点,示范带动。将脱贫攻坚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相融合,积极整合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制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工程实施方案,并计划年内在全县10个乡(镇)分别建设9个县级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试点先行的方式,不断强化农村文化氛围营造、人居环境提升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目前,全县已基本完成糯良乡光荣新村、勐来乡勐来村、勐董镇帕良村三组3个示范村建设,其余6个示范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计划于今年9月底完成。
认真做好群众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开展规范守则修订完善工作,有效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自我约束力;积极组织开展“善行义举榜”“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并在各级文明村建立“道德讲堂”,用群众看得见、信得过的榜样事迹教育和感染群众,进一步营造从德向善、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十提倡十反对”等宣传教育。同时,健全农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大力提倡勤劳节俭美德、反对封建迷信,破旧立新;组建农村文艺队,积极开展各类文艺宣传活动,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编排成文艺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村组、农户中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在各入村路口、入村道路和村组活动场所等地,制作一批感党恩宣传标语和我的中国梦等宣传作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各示范村建设文化墙,将村情简介、村寨文明公约、日常生活文明等内容与传统民族文化相融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积极启动“村史馆”建设,以各村固有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为支撑,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视频影像等形式,突出“一村一品”个性特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开展农户氛围营造工作。结合脱贫攻坚等工作的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各类农户文化氛围营造工作,向全县各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群众发放宣传画,进一步深化群众的感恩教育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认识,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
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道和主题村。结合县城和农村实际,在县城司岗里大道制作文明县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市民文明公约宣传栏4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铁艺景观牌6块,善行义举宣传牌5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沿路灯杆宣传牌24块,图说我们的中国梦宣传牌40块,县城大型户外宣传牌2块;在糯良乡光荣新村制作感党恩宣传标语2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沿路灯杆宣传牌12块,图说我们的中国梦宣传牌4块,图说中华传统美德宣传牌6块,建设文化墙1块28米,进一步强化氛围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