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建精准扶贫民族歌舞培训基地

刊发时间:2017-07-11 A3版  作者:李家赛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家赛)   近日,一所为让边疆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通过职业培训,靠一技之长走上就业之路,带动全家人脱贫的“临沧市精准扶贫民族歌舞培训基地”在临沧桑嘎艺术学校挂牌成立。
  有“世界佤乡”美誉的临沧市,是佤文化荟萃之地。作为临沧佤族舞蹈传习所的临沧桑嘎艺术学校,对传播佤文化执着坚守了十八年。岁月如歌,初心未改。助推桑嘎一路奋进的不仅在于桑嘎人对佤文化的执着,更在于桑嘎人希望通过教育办学,实现佤山群众的“教育脱贫”梦。因此,“弘扬佤山民族文化,开拓艺术就业之路、培养佤族歌舞人才”便成了桑嘎艺校的办学宗旨。
  一直以来,桑嘎艺校主要面向边疆大山的少数民族贫困青年招生,入学的贫困学生,只需持所在户籍地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就免除学杂费、生活费。不仅为那些贫困度深的贫困村寨因贫穷而面临辍学的贫困生点亮梦想的希望,在入学后更为学生家庭缓解了经济压力,让这些贫困青年靠歌舞艺术走出大山,在沿海各大主题公园展示青春风采,又为家庭带来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
  今年6月,为响应国家加强就业服务,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帮扶,桑嘎艺校与地处边境大山的沧源自治县班老乡政府达成协议,决定在“教育扶贫”之路上加强深化和精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就业脱贫搭建平台。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桑嘎艺校依托本校丰富的民族歌舞教师资源,正式挂牌成立“临沧市精准扶贫民族歌舞培训基地”,对来自临沧市及普洱市边境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一般贫困户的入学学生,给予享受优惠的帮扶政策,免除学杂费、生活费、服装费。为边疆直过民族村寨的贫困青年“靠歌舞技艺”走上就业脱贫之路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

返回
2025年07月08日  第763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市创建精准扶贫民族歌舞培训基地

刊发时间:2017-07-11 A3版  作者:李家赛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家赛)   近日,一所为让边疆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通过职业培训,靠一技之长走上就业之路,带动全家人脱贫的“临沧市精准扶贫民族歌舞培训基地”在临沧桑嘎艺术学校挂牌成立。
  有“世界佤乡”美誉的临沧市,是佤文化荟萃之地。作为临沧佤族舞蹈传习所的临沧桑嘎艺术学校,对传播佤文化执着坚守了十八年。岁月如歌,初心未改。助推桑嘎一路奋进的不仅在于桑嘎人对佤文化的执着,更在于桑嘎人希望通过教育办学,实现佤山群众的“教育脱贫”梦。因此,“弘扬佤山民族文化,开拓艺术就业之路、培养佤族歌舞人才”便成了桑嘎艺校的办学宗旨。
  一直以来,桑嘎艺校主要面向边疆大山的少数民族贫困青年招生,入学的贫困学生,只需持所在户籍地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就免除学杂费、生活费。不仅为那些贫困度深的贫困村寨因贫穷而面临辍学的贫困生点亮梦想的希望,在入学后更为学生家庭缓解了经济压力,让这些贫困青年靠歌舞艺术走出大山,在沿海各大主题公园展示青春风采,又为家庭带来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
  今年6月,为响应国家加强就业服务,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帮扶,桑嘎艺校与地处边境大山的沧源自治县班老乡政府达成协议,决定在“教育扶贫”之路上加强深化和精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就业脱贫搭建平台。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桑嘎艺校依托本校丰富的民族歌舞教师资源,正式挂牌成立“临沧市精准扶贫民族歌舞培训基地”,对来自临沧市及普洱市边境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一般贫困户的入学学生,给予享受优惠的帮扶政策,免除学杂费、生活费、服装费。为边疆直过民族村寨的贫困青年“靠歌舞技艺”走上就业脱贫之路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