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烤烟产业助农增收

刊发时间:2017-07-13 A2版  作者:李廷昌 鲍雁琳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通讯员  鲍雁琳)   眼下,正值烤烟产业中耕管理的关键环节,走进凤庆县勐佑镇白岩村,村民们正忙着进行烤烟封顶打杈。烟农曾开荣说:“我家已连续种了8年烤烟,去年种了10亩,增加收入4.5万元,今年我家种了20亩,预计可实现收入10多万元。”
  “有了烤烟产业的支撑,村民收入也提高了,建起了新房,村组公路也修好了,烟农种植烤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村支书史兴成说,今年全村种烤在1200亩,预计可实现总收入350多万元。
  烤烟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是凤庆县重点发展的8大产业之一。近年来,凤庆县不断加大发展规模和技术支持,保证烟叶提质增效,“黄金叶”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种植烤烟,提质增效是关键。”在烤烟田里,有许多很显眼的白色小牌子,这些就是全县加大烤烟生产精深管理的一项帮扶措施。据烤烟技术员龚代园介绍,按照上级要求,县烟草公司要求每一名技术员都必须做到插牌管理,真正将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确保所服务的每个片区烤烟产量产值实现“双高”。
  上世纪90年代,凤庆县刚开始种植烤烟的时候,群众因为缺乏种植技术,对种植烤烟产生抵触情绪。近年来,凤庆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烟叶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手把手讲解种植技术,帮助烟农逐一解决整地、育苗、移栽、揭膜等各个环节的疑难问题,不仅在地块规划、面积落实上下功夫,还在完善基础设施、物资配备配套上下功夫。“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基础建设投资3亿多元,建盖卧式密集型烤房近3000座、普通烤房5500多座,完成烟水工程项目区建设5个,开挖烟区公路231公里,完成烟站建设6个,建设水窖6368口,架设临时性烟水管道1000多公里,完成13个小型提灌站建设,切实保护了烟农的利益,烤烟生产效益逐年增加。
  据了解,凤庆县种植烤烟20多年来,已覆盖12个乡(镇)97个村752个村民小组8000多户烟农。2016年,累计收购烟叶21.3万担,亩均产值3500多元,户均收入达37000多元,比上年增收24%。

返回
2025年07月08日  第763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凤庆县烤烟产业助农增收

刊发时间:2017-07-13 A2版  作者:李廷昌 鲍雁琳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通讯员  鲍雁琳)   眼下,正值烤烟产业中耕管理的关键环节,走进凤庆县勐佑镇白岩村,村民们正忙着进行烤烟封顶打杈。烟农曾开荣说:“我家已连续种了8年烤烟,去年种了10亩,增加收入4.5万元,今年我家种了20亩,预计可实现收入10多万元。”
  “有了烤烟产业的支撑,村民收入也提高了,建起了新房,村组公路也修好了,烟农种植烤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村支书史兴成说,今年全村种烤在1200亩,预计可实现总收入350多万元。
  烤烟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是凤庆县重点发展的8大产业之一。近年来,凤庆县不断加大发展规模和技术支持,保证烟叶提质增效,“黄金叶”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种植烤烟,提质增效是关键。”在烤烟田里,有许多很显眼的白色小牌子,这些就是全县加大烤烟生产精深管理的一项帮扶措施。据烤烟技术员龚代园介绍,按照上级要求,县烟草公司要求每一名技术员都必须做到插牌管理,真正将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确保所服务的每个片区烤烟产量产值实现“双高”。
  上世纪90年代,凤庆县刚开始种植烤烟的时候,群众因为缺乏种植技术,对种植烤烟产生抵触情绪。近年来,凤庆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烟叶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手把手讲解种植技术,帮助烟农逐一解决整地、育苗、移栽、揭膜等各个环节的疑难问题,不仅在地块规划、面积落实上下功夫,还在完善基础设施、物资配备配套上下功夫。“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基础建设投资3亿多元,建盖卧式密集型烤房近3000座、普通烤房5500多座,完成烟水工程项目区建设5个,开挖烟区公路231公里,完成烟站建设6个,建设水窖6368口,架设临时性烟水管道1000多公里,完成13个小型提灌站建设,切实保护了烟农的利益,烤烟生产效益逐年增加。
  据了解,凤庆县种植烤烟20多年来,已覆盖12个乡(镇)97个村752个村民小组8000多户烟农。2016年,累计收购烟叶21.3万担,亩均产值3500多元,户均收入达37000多元,比上年增收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