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如何看待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是当前的一个理论热点。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反映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无论从中国梦的实现动力还是从中国梦的重要目标而言,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农村文化,力求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升农村文化品位,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意识和修养,从增强农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入手,可在引领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上作探索和努力。
一、贴近群众美好向往,烹饪十道文化大餐
通过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着力打造文化“十个一”活动,用十道文化大餐丰富乡村文化内容。
一是举办一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大型募捐公益活动”,筹措知名艺术品、知名企业、知名人士开展“体民情、感党恩”献爱心活动,捐款用于农村文化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如:文学作品、书画作品、音乐作品方面的艺术类捐款活动,包括义卖和物品捐赠,由相关机构按职能来开展活动,将资金用于本土文艺作品的收集和征集,辅之名家作品,分重点和整体,让书画艺术作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二是举办一场“感恩励志教育走进全国文明村”的大型演讲活动。由政府主办,村级承办,群众现场聆听的演讲。政府职能部门邀请省级以上演讲团进行演讲。现场观众有村(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机关单位代表等不同层次的人员参加,让他们现场感受全国文明村的风采,聆听演讲团接地气的演讲,同时,可增设现场互动、现场抢答等,营造好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和打造高素质群众团体。
三是策划制作一批店铺牌匾,通过召开群众大会,与一家一户面对面商议,为农村商铺命名,提升村级商业文化氛围。
四是策划制作一批路标、路牌及牌坊,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为村级主要道路命名,丰富村庄文化内涵。
五是为村级策划制作永久性文化墙、文化石。
六是邀请全国及省内的著名作家艺术家进村采风,浓墨重彩宣传全国滇红茶知名品牌,提升凤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七是为乡村创作村歌,主要以和谐新村为主题,录制音乐MV,在各大网站、媒体及当地群众中传唱。
八是积极策划,拍摄新农村纪实公益电影,并举行首映式,录制村级电视专题片。
九是积极争取纪检部门支持,出版一部廉政文化读本。
十是创建农村工作队博客,分别在《中国作家》等省内外报刊及网络媒体刊发文学作品及新闻报道。
二、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十个一”活动带活农家
一是开展送廉政艺术作品进农家活动,向村民赠送图书及书画艺术作品;二是筹建农民书房示范户,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组织开展村“两委”干部向村民述职述廉活动;四是组织开展一次廉政文化培训活动;五是在学校开展一次廉政文化经典名篇的朗诵传授活动;六是在村里举办一场村歌比赛活动;七是积极筹建廉政文化一条街,组织文学及书画艺术作品进农家;八是举办一次廉政文艺演出;九是组织一批文艺作品进校园;十是筹建一个廉政文化展厅。
三、在民主文化、孝道文化、诚信文化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和实践
在民主文化方面,凡是村中的大小事务,大到修街补路,修沟打坝,小到一个低保名额的分配,都必须经过民主程序,由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充分体现民意,逐步营造尊重民主、坚持民主的文化氛围。
在孝道文化方面,充分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大力倡导村中的年轻人孝老敬亲,深入开展每年一度的“好媳妇”评选、“巾帼致富能手”评选等活动,对那些不孝敬老人的村民,以“道德法庭”的形式,邀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陪审团,公开“审理”,让那些不孝敬父母的子女、不遵守社会公德的村民在村中颜面扫尽,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做人做事规则,重塑自己的良好形象,促进民风的转变,弘扬传统美德。同时,通过邀请感恩教育专家到村中开展感恩教育演讲活动,在敬老节组织村民为父母洗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在诚信文化方面,在村中以墙体画、宣传栏、标语、书画艺术作品等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诚信理念,利用村民大会等多种平台和形式,宣传诚信理念。加强对集市交易的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和良好的诚信氛围。通过这些措施,村民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诚信习惯,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深入骨髓,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传统。
四、以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四类型”为支点,增强文化发展后劲
凤庆特色乡村旅游的保护与开发拟分为四种类型:旅游观光型、农业生态型、工业密集型、新村示范型。
旅游观光型:历史文化旅游特色乡村和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乡村。抓住全省全面启动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和加快旅游“二次创业”的重要机遇,结合全省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建设模式,推动特色乡村建设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建设几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历史文化旅游特色乡村,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产品。
农业生态型:农业生态特色乡村和农业产业特色村等。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农业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抓好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加工、集散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工业密集型:现代工业特色村和手工业特色乡村等。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地域特征突出、专业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加工业(手工业),引导企业(作坊)聚集发展,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完善工艺制造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延长产业链条,建设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绿色节约型的区域性现代工业(手工业)聚集发展区。
新村示范型:新农村建设特色乡村。依托推进新家园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凤庆在新家园建设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典型示范、内外联动、加大投入,扩大新家园建设的辐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