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找出一条抱团脱贫新路子
——永德县创新推出“五加”运作模式
来到永德县永康镇朝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明兴的家中,一百多平方米的小楼房刚刚建起,夫妻俩忙前忙后,正在进行后续的扫尾工程。房前是一大片绿油油的核桃林,丰收在望。
徐明兴边打理边与记者交谈,他说,国家没有忘记像自己这样生活在边疆地区的贫困群众,各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县、乡、村各级干部时时挂念着村里像自家一样的贫困户,想尽办法帮助增收。从鼓励、支持种植核桃,到发展养殖,到入股分红,再到给予补助、协调贷款帮助建房等等。这一切,自己都记在心中,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脱贫看到了希望,发展有了信心,他打算房子建好后,买上一批土鸡,在核桃林里放养,增加一定的收入。
徐明兴所提到的入股分红,正是永德县紧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积极寻找群众脱贫与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契合点,按照党组织主导、合作社参股、国有公司监管、股份制运营、党员带头、贫困户参与的脱贫路子,创新推出的“五加”运作模式。把扶持贫困户分散的资金捆在一起,入股企业,一次投入,持续分红,直到脱贫出列。
据永德县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建林介绍,县政府成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连接起运营公司和合作社。制定基金投资收益分配方案,明确投资总额的20%以上收益成为股红,其中90%的股红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自愿入股的村干部,7%的股红分配给覆盖全县116个行政村的43个产业发展合作社用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的股红分配给县农开公司用于日常运营管理。
“2016年朝阳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505人,通过合作社,把股金由农开公司投入到企业,共分红13万元。村里将部分分红资金投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动员农户利用好分红,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发展好种养殖业和林下产业。群众脱贫愿望强烈,发展积极性较高。”村主任段明南告诉记者。
德党镇大出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自钦一家5口人,在去年的分红中共分到1170元,用于置办了点简单的年货,还买了水泥,如今140余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房已建起。
“有了这种合作方式,我们自己也省心了,收入增加了,也能节省出时间来种核桃,发展其他产业。”张自钦高兴地说。
大出水村支书字国钦告诉记者,分红帮助贫困群众们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家用它来买沙和水泥等建筑材料,买肥料,作为资本金,再发展生产,直到脱贫出列,然后让给其他贫困户继续领,大家都积极发展生产,你追我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