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42部队:军民团结之花绽放边关

刊发时间:2017-07-27 A1版  作者:毕昱 盛华 罗浩 赵唯杰

  陆军31642部队驻防在多民族聚居的中缅边境,担负着祖国千里边境线的防卫管控任务。该部官兵坚持弘扬“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与驻地百姓结下了胜似血缘的亲,军民团结之花在边疆灿烂绽放。
  2015年3月,沧源自治县芒卡镇发生5.5级地震,该部官兵星夜驰援,深入震中,不惧余震带来的危险,挨家挨户搜排搜救群众,连夜转移安置群众1000余人,争分夺秒搭建帐篷130余顶,紧急开设医疗点3个,被灾区群众誉为“穿着迷彩服的活雷锋”。
  执行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处突维稳、森林灭火,数年来,该部出任务近100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成为边疆人民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亲人。
  十年前,镇康县红岩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民仅靠种玉米、旱谷等维持生计,老人生病没法医,小孩有学没法上,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这些现象,该部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人民就是父母,父母有困难,岂能不想点办法帮一帮!”该部官兵率先打响了帮助红岩村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他们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全面分析调研,决定向边民推荐种植咖啡、魔芋和核桃3种经济作物。岂料,世世代代靠种玉米为生的村民对官兵们的建议并不认可。为了说服群众,他们专门成立科技种植知识辅导小组,全面搜集整理有关咖啡、魔芋和核桃种植经济效益的文章,又下载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和视频,专程送到村里,为他们讲解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帮着找致富路子。
  “解放军,送‘三宝’,咖啡魔芋和核桃……”村民李国强十分感慨地说,这首民谣就是村民专门唱给解放军听的。
  然而,这些只是该部官兵心系人民冷暖、倾力为民解难的一个小小缩影。
  长期以来,在参与驻地兴边富民、脱贫攻坚活动中,该部注重坚持制度牵引,巩固发展县连挂钩联建联创、军地联谊、常委“1+1助学”、“军地育才”等制度机制,积极参加“云岭先锋”工程、“青山绿水”工程、“绿色长廊”工程、“森林临沧”生态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双拥林”“国防林”“生态林”,持续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助劳护劳等活动,以真帮建、真解难的实际行动,向驻地群众传寄着边防官兵倾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在阿佤山描绘出一幅幅军民共建边疆繁荣的壮丽画卷。
  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该部注重建强用好“边境四员”队伍,发挥界务员、信息员、涉外报知员、联络员的辐射引领作用,每村每寨都有许多边民自发与边防官兵一同守边。去年7月,该部五连防区的孟定镇连降大雨,太平常社村民兼界务员李新林发现一块重要界碑有淹没危险,当即通报连队。官兵和村民一道,及时排水和加固,避免了界碑移动或损毁。值得一提的是,该部驻防阿佤山十多年来,逐步有效建立“市县乡村组一体、党政军警民一体、部营连排班一体”三个“五位一体”的体制机制,联合地方党委政府,整合力量协力管边控边,有效维护边境秩序与驻地党委政府合力打造全民边关和平安边防。

返回
2025年07月08日  第764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31642部队:军民团结之花绽放边关

刊发时间:2017-07-27 A1版  作者:毕昱 盛华 罗浩 赵唯杰 【字体:大 中 小】

  陆军31642部队驻防在多民族聚居的中缅边境,担负着祖国千里边境线的防卫管控任务。该部官兵坚持弘扬“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与驻地百姓结下了胜似血缘的亲,军民团结之花在边疆灿烂绽放。
  2015年3月,沧源自治县芒卡镇发生5.5级地震,该部官兵星夜驰援,深入震中,不惧余震带来的危险,挨家挨户搜排搜救群众,连夜转移安置群众1000余人,争分夺秒搭建帐篷130余顶,紧急开设医疗点3个,被灾区群众誉为“穿着迷彩服的活雷锋”。
  执行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处突维稳、森林灭火,数年来,该部出任务近100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成为边疆人民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亲人。
  十年前,镇康县红岩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民仅靠种玉米、旱谷等维持生计,老人生病没法医,小孩有学没法上,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这些现象,该部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人民就是父母,父母有困难,岂能不想点办法帮一帮!”该部官兵率先打响了帮助红岩村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他们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全面分析调研,决定向边民推荐种植咖啡、魔芋和核桃3种经济作物。岂料,世世代代靠种玉米为生的村民对官兵们的建议并不认可。为了说服群众,他们专门成立科技种植知识辅导小组,全面搜集整理有关咖啡、魔芋和核桃种植经济效益的文章,又下载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和视频,专程送到村里,为他们讲解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帮着找致富路子。
  “解放军,送‘三宝’,咖啡魔芋和核桃……”村民李国强十分感慨地说,这首民谣就是村民专门唱给解放军听的。
  然而,这些只是该部官兵心系人民冷暖、倾力为民解难的一个小小缩影。
  长期以来,在参与驻地兴边富民、脱贫攻坚活动中,该部注重坚持制度牵引,巩固发展县连挂钩联建联创、军地联谊、常委“1+1助学”、“军地育才”等制度机制,积极参加“云岭先锋”工程、“青山绿水”工程、“绿色长廊”工程、“森林临沧”生态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双拥林”“国防林”“生态林”,持续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助劳护劳等活动,以真帮建、真解难的实际行动,向驻地群众传寄着边防官兵倾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在阿佤山描绘出一幅幅军民共建边疆繁荣的壮丽画卷。
  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该部注重建强用好“边境四员”队伍,发挥界务员、信息员、涉外报知员、联络员的辐射引领作用,每村每寨都有许多边民自发与边防官兵一同守边。去年7月,该部五连防区的孟定镇连降大雨,太平常社村民兼界务员李新林发现一块重要界碑有淹没危险,当即通报连队。官兵和村民一道,及时排水和加固,避免了界碑移动或损毁。值得一提的是,该部驻防阿佤山十多年来,逐步有效建立“市县乡村组一体、党政军警民一体、部营连排班一体”三个“五位一体”的体制机制,联合地方党委政府,整合力量协力管边控边,有效维护边境秩序与驻地党委政府合力打造全民边关和平安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