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发展规律 凝聚发展共识
——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学习心得
“衣不遮体”“刀耕火种”“食不果腹”……是解放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佤山沧源直过民族的真实写照,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弹指挥间,翻开历史的扉页,让我们记住,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经历跨越千年社会变革和发展后,佤山沧源平稳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从吃不饱饭到粮食吃不完,从没有经济来源到产业兴起了,从茅草房、叉叉房搬进了安居房,还实现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佤山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不断提高。佤山人民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亲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受到身边的人、事、物不断在发展变化,沉浸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爱戴党、拥护党、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主张、党的声音、党的意志化作动力,落实到行动上,实现边疆繁荣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也正以十倍百倍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作为一名成长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员干部,一名“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使者”,将不忘初心、学会感恩,强化学习、坚定信念,铭记历史、忠诚担当,把党的温暖传递到最基层群众中去,让党和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惠及更多群众,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不忘初心,学会感恩。“喝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情感中最质朴的一种因子。我们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优良传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党和国家之恩、人民之恩、社会之恩、他人之恩,才能让自己感受到幸福、享受到快乐。要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活动,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和“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五好文明家庭”“感动临沧年度人物”等评选推优活动,进一步传递“真、善、美”,让感恩和孝老爱幼传承发扬光大,从而激发起更多民众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普遍情怀和行为自觉,用大爱温暖社会,把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强化学习,坚定信念。把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全会精神相结合,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相结合,与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相结合,通过个人学、集中学、系统学、深入学和撰写学习体会、理论文章等方式,不断加深对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认识理解和领会掌握,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提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
铭记历史,忠诚担当。要牢记党旗下的庄严誓言,始终不忘初心、忠于人民,履行好组织赋予的神圣职责,严守做人用权底线。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办起,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带头践行合格党员标准,把“两学一做”作为锤炼党性的基本功、必修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者。把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向深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扬钉钉子精神,大力弘扬“心中有民,头顶理想,脚踩泥巴,手上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的“临沧作风”,躬下身子使劲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认真干,以“临沧速度”“临沧效率”贯彻执行好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奋力推进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