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卡镇马落村积极探索“党群攻坚”脱贫新路

刊发时间:2017-08-08 A3版  作者:李智眸

知党恩  感党恩   跟党走

芒卡镇马落村积极探索“党群攻坚”脱贫新路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智眸)   沧源自治县芒卡镇白岩村马落自然村是中缅边境线上的一个自然村,全村有农户34户164人,自全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马落自然村立足自身优势,发挥党群作用,在党的“红色光芒”照耀下,探索出了一条“党群攻坚”脱贫新路。
  明确新阶段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适应当下脱贫攻坚工作及农村经济发展体制,规范党组织助推脱贫攻坚的工作程序,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组织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培育高效服务组织,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建立党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马落自然村发挥党群作用,不断尝试改变,推进群众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作用,结合“三会一课”制度从党员干部做起,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改变群众观念。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不同农产品种植技术,提高党员群众致富技能,拓展群众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响应县委关于开展“百名党员带千户群众创业致富”行动计划,通过摸底排查、召开会议、定点帮扶、成立合作社,推荐了1名符合条件的党员,带领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产业致富行动。深化开展每名党员帮带不低于10户的党员+群众“1+X”帮带模式,全村3名党员共帮带34户农户,实现帮带农户全覆盖。通过相关扶持政策,借助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种养殖基地等积极发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大力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切实带动群众自主创业,实现党员带头发展群众致富增收新常态。通过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采取“产业大户+基地+贫困户”模式,投资35万元种植魔芋100亩,其中:省级补助20万元,群众自筹15万元。投资6.4万元,发展生猪养殖200头。马落自然村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友好邻邦边民的产业发展,他们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通过与马落自然村“技术共享、劳务相帮、效益共赢”的默契,实现了产业共发展、群众共增收、社会齐稳定的良好态势。
  马落自然村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与各族群众同心聚力,和睦相处,发展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边境自然村,马落自然村从不忘党的恩情,一直以“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信念,履行守土固边的职责。在位于149-151 界桩,阶段9.708公里处积极配合驻军、边防派出所、村联防队做好边境巡逻、维稳工作,妥善处理境内外边民各种矛盾,特别是涉外矛盾及利益冲突。严格按照乡、村的部署,认真执行每月开展1次边境维稳村民会议的工作制度,经过多年以来的边境维稳工作宣传和引导,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履行守土固边职责意识不断加强,家家户户本着恪守边疆的职责,村落各处红旗飘飘,形成了每一户边民都是一个哨所,每一个边民都是一个哨兵,每一名党员都是一个先锋的良好局面。
  马落自然村在党的“红色光芒”照耀下,改变发展观念,提高群众致富技能,党员发挥作用,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极力解决群众发展瓶颈,以整乡推进项目为基础,推进群众增收产业的发展,通过党的惠民政策扶持,尝试改变了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种植魔芋、养殖新品种生猪等发展了一大批群众增收产业,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2016年实现全村经济总收入13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51元。群众们知党恩,感党恩,时刻履行守土固边职责,通过践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活动,维护着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共进。

返回
2025年07月08日  第766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芒卡镇马落村积极探索“党群攻坚”脱贫新路

刊发时间:2017-08-08 A3版  作者:李智眸 【字体:大 中 小】

知党恩  感党恩   跟党走

芒卡镇马落村积极探索“党群攻坚”脱贫新路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智眸)   沧源自治县芒卡镇白岩村马落自然村是中缅边境线上的一个自然村,全村有农户34户164人,自全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马落自然村立足自身优势,发挥党群作用,在党的“红色光芒”照耀下,探索出了一条“党群攻坚”脱贫新路。
  明确新阶段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适应当下脱贫攻坚工作及农村经济发展体制,规范党组织助推脱贫攻坚的工作程序,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组织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培育高效服务组织,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建立党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马落自然村发挥党群作用,不断尝试改变,推进群众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作用,结合“三会一课”制度从党员干部做起,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改变群众观念。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不同农产品种植技术,提高党员群众致富技能,拓展群众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响应县委关于开展“百名党员带千户群众创业致富”行动计划,通过摸底排查、召开会议、定点帮扶、成立合作社,推荐了1名符合条件的党员,带领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产业致富行动。深化开展每名党员帮带不低于10户的党员+群众“1+X”帮带模式,全村3名党员共帮带34户农户,实现帮带农户全覆盖。通过相关扶持政策,借助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种养殖基地等积极发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大力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切实带动群众自主创业,实现党员带头发展群众致富增收新常态。通过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采取“产业大户+基地+贫困户”模式,投资35万元种植魔芋100亩,其中:省级补助20万元,群众自筹15万元。投资6.4万元,发展生猪养殖200头。马落自然村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友好邻邦边民的产业发展,他们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通过与马落自然村“技术共享、劳务相帮、效益共赢”的默契,实现了产业共发展、群众共增收、社会齐稳定的良好态势。
  马落自然村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与各族群众同心聚力,和睦相处,发展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边境自然村,马落自然村从不忘党的恩情,一直以“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信念,履行守土固边的职责。在位于149-151 界桩,阶段9.708公里处积极配合驻军、边防派出所、村联防队做好边境巡逻、维稳工作,妥善处理境内外边民各种矛盾,特别是涉外矛盾及利益冲突。严格按照乡、村的部署,认真执行每月开展1次边境维稳村民会议的工作制度,经过多年以来的边境维稳工作宣传和引导,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履行守土固边职责意识不断加强,家家户户本着恪守边疆的职责,村落各处红旗飘飘,形成了每一户边民都是一个哨所,每一个边民都是一个哨兵,每一名党员都是一个先锋的良好局面。
  马落自然村在党的“红色光芒”照耀下,改变发展观念,提高群众致富技能,党员发挥作用,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极力解决群众发展瓶颈,以整乡推进项目为基础,推进群众增收产业的发展,通过党的惠民政策扶持,尝试改变了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种植魔芋、养殖新品种生猪等发展了一大批群众增收产业,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2016年实现全村经济总收入13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51元。群众们知党恩,感党恩,时刻履行守土固边职责,通过践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活动,维护着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