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订单 种植心不慌
——耿马自治县推广“订单农业”化解“卖难购难”
今年以来,耿马自治县勐撒镇芒枕村茶农李三贵,把自家的茶叶鲜叶以每公斤20元的均价,全部卖到了耿马勐撒回京生态古树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拿到茶叶收益的2万多元人民币,全家脸上笑开了花。
耿马勐撒回京生态古树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成员2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多户。合作社通过与广东、浙江、福建的企业和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再与茶农签订收购协议,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销售”为一体的运行模式。“合作社农户负责把鲜叶或干叶按保护价格交到茶叶粗制所,鲜叶价格根据茶树树龄、品质、山系等不同来确定价格,让茶农实现旱涝保收。” 合作社理事长黄绍龙介绍。
通过茶叶合作社的有效运作,让当地茶农吃了定心丸,采摘和制作的茶叶不愁卖,也不会随着市场价格波动而影响收入,有效带动了茶农增收脱贫和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手中有订单,种植心不慌。为提升农业效益,提高群众收入,耿马县积极推广“订单农业”模式,采取“贫困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的方式,协定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由企业负责技术指导、收购、初加工和统一销售,依托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耿马县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重点,做大基地,做强龙头,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目前,累计建成甘蔗、茶叶、橡胶、核桃、烤烟、咖啡、坚果、木竹、特色瓜果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288万亩。并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培育发展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耿马县有农业龙头企业23户,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1个。
为进一步保障农产品种得出、卖得掉,提高农民收入,耿马县已在蔬菜、茶叶、青贮玉米、魔芋、中药材等产业领域广泛推广“订单农业”,并初现成效。
今年,蔬菜订单农业以孟定为重点,依托耿马傣乡绿源地瓜果蔬菜有限公司等企业,探索开展冬春蔬菜收购订单2万吨,辐射3个贫困村;茶叶订单农业依托云南耿马乾峰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勐撒回京生态古树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茶叶(鲜叶)收购订单5吨,涉及种植面积1000亩,辐射2个贫困村;青贮玉米订单农业依托耿马七彩田园牧业有限公司,开展青贮玉米订单收购5.4万吨,辐射10个贫困村,预计农户可获青贮玉米销售收入1620万元;魔芋订单农业结合部分贫困村适合种植魔芋的实际,适度规模发展魔芋产业,依托临沧滇晟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开展魔芋收购订单4000吨,涉及种植面积2000亩,辐射2个贫困村;中药材订单农业依托临沧道地中药材种植科技有限公司,在大兴乡岩榴村探索开展臭参收购订单40吨,涉及种植面积200亩;开展黄精(干品)收购订单200吨,涉及种植面积200亩。按目前市场价估算,岩榴村中药材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
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耿马县订单农业模式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有效地减少种植的盲目性,有效解决了让农民头疼的“卖难”以及加工企业“购难”问题,帮助农民化解生产风险的同时解决企业收购难问题,实现增产增收又增效,有效助力贫困群众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