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脱贫路上灯火明亮
电力行业领任务 共产党员当先锋 困难群众得实惠
凤庆县脱贫路上灯火明亮
本报讯 (记者 李正文 通讯员 龙淋宣) 当前,“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在全市上下如火如荼进行。为切实将此项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凤庆县把“所有贫困村组通动力电、每户贫困户通照明电”的硬指标下达给凤庆供电公司。接到任务后,凤庆供电公司层层传导压力,要求各供电所特别是广大党员要克服一切困难,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光辉照亮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让温暖的灯光点燃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希望。
“通动力电、通照明电”这两大指标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是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浩大工程。对此,凤庆供电公司成立“公司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部牵头,各乡镇供电所具体负责”的工作机构,全面推进电力扶贫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为了实现排查准、严、实,施工快、稳、准,我们结合实际制作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核查表》。”公司党群部主任高仲黎抬着一本厚厚的核查表告诉记者。据了解,这些表册精确到户并按自然村装订成书,整个公司共印发200多本,涉及9320户贫困户是否通电情况记录。记者看到,每一户表格都设计着“乡(镇)、村、自然村、小组的地址;户主姓名、供电用户号、户主签字(手印);公司核查人员的签字及联系电话。”同时,表格里还有“是否通生产用电、生活用电;因自身原因不需要通生活电的,是否具备业扩报装正常响应时限内通电的条件;属于易地搬迁户的,具备搬迁条件后能否及时通电(包括新建、原地加固);因为其他原因不需要通电的家庭,须注明具体情况(如精神病、盲人、痴呆的需附上村镇相关证明)”等等。最有特色的是,每户农户通电后都附有公司责任人与户主在电表、电灯、电杆旁的照片。凤山镇供电所所长朱灵生说:“这个表册落实起来工作量非常大,仅我们凤山镇辖区就有22本……”
在浏览凤庆供电公司微信公众号时,有一则微信引起记者的注意。微信的标题为“电灯亮了,哑巴笑了”——所配的图片上有一位聋哑群众和供电员工看着明亮的电灯笑得非常开心。这是营盘镇供电所提供的资讯,图中的聋哑群众姓陈,他今年64岁,家住里拐村大寨组。正如本文前面所述的但凡“精神病、盲人、痴呆”等特殊弱势群体,供电公司出于安全用电考虑一般不为他们排电、通电。然而,现实生活中像聋哑人、弱智者以及孤寡老人,他们对照明的渴望和普通人是一样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凤庆供电公司严格执行的“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核查”工作已经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家住勐佑镇界牌村丙阿山组现年85岁的老党员李国富,儿孙们都常年在外打工,他由于年迈行动不便加之原有线路已经损坏,给他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困难。该镇供电所职工在一家一户动态核查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即重新免费为老人安装了电表,拉通了照明电,同时大家还自发为他捐助了300元钱。看着明亮的灯光,李国富激动地说:“是党中央、习总书记给我们送来了光明,是党的光辉温暖了我们的心。”
“这种情况我们这儿也有。”鲁史镇供电所所长李世何说,“永发村一位80岁听力下降的老奶奶和弱智儿子一起生活,她家与邻居的通电线路只有7、8米远。我们了解情况后,为她家免费排线、装灯。为表达感谢,她特别高兴地拿出别人送的牛奶饮料招待我们。”李世何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认为为贫困群众架电、通电是一项拖不起的民生工程,抓好做实此项工作党员要勇当先锋,并把党的好政策惠及每位困难群众。事实上,为突出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李世何就放弃了公休时间甚至双休日,他的行动感染了17名供电所员工。营业班长罗金锴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去年以来他就没有请过一天公休假。4岁的女儿和妈妈住在距供电所120公里外的大寺乡,目前罗金锴已经3个月未见到孩子。
“我们所的党员于最孙,爱人生孩子他只请了3天假,受到大家的称赞。”诗礼乡供电所综合班长肖耀文说,“我虽然不是党员,但党员的所作所为值得我学习。干我们这行,烈日当空,顶风冒雨,被狗追咬,是进村入户经常遇到的事。但这些都难不倒我们,因为我们背负着老百姓的期望。通电,不仅给群众光明,更为他们增添了生活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