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变坦途

——我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刊发时间:2017-08-13 A1版  作者:杨 维 何文著

  打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成绩单,成绩耀眼。
  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共完成386个建制村公路建设362条(段)4787.6公里,完成投资57.45亿元;建制村公路通畅率由2013年的55.9%提高到97.1%。其余27个建制村公路26条(段)466.5公里正加快推进,完成路面铺筑230.2公里,计划今年底全面铺筑完成,届时全市将实现100%的建制村公路通畅。
  “我家门口这条路列入临翔区建制村通畅工程后,通过改造建设,路变宽变好了,现在去哪里都非常方便,村里好多人家都买了摩托车、面包车,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提起改造拓宽后的凤翔街道南本村至昔本街道路,村民李发昌高兴地说道。
  李发昌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路好走了,我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少了。以前,骑摩托车到城里一趟,2个小时也到不了;现在,只要50多分钟就能赶到,我隔三差五就到县城去逛逛,买买东西。这路好,出来打工就方便,生活也跟着好起来了。家里除了电视、冰箱这些家用电器,还添了电脑、面包车,生活跟你们城里人差不多。”
  如今行走在临沧广袤的农村,你会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密织成一张张连通城乡的客运网、物流网;一辆辆小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满载着进城的农民来往如梭,勾勒出一幅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抓住国家和省大干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机遇,科学决策、长远规划,将群众对公路的需要与现实条件有机结合,着力抓好农村公路建管养体制改革,加快以建制村通畅工程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交通运输部门深入广泛调研,并结合临沧实际,以按四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建设,通1个建制村的净路面宽度不低于4米,通2个以上建制村的净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重点实施路面、排水、安保、绿化四项工程为统一标准,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同时,我市还积极配套客运招呼站,及时开通农村客运。目前,77个乡(镇)全部建有客运站,农村公路同步配套建设客运招呼站(点),100%的乡(镇)通客运班车,建制村通客车率达86%,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还不断强化建养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和通行条件,实现了“路、站、运、管、安、畅、舒、绿、美、亮”一体化发展,“泥水路”变为“水泥路”,彻底改变了农村公路晴通雨阻、通路不通车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局,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公路修到寨子边,汽车开到家门口”的美好交通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采访结束,站在南本村至昔本街这条路的尽头,记者回头望望身后,穿梭来往的车辆载着奔波在城乡之间的人们,农民群众正踏着时代的节拍,走上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返回
2025年07月08日  第766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阡陌变坦途

——我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刊发时间:2017-08-13 A1版  作者:杨 维 何文著 【字体:大 中 小】

  打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成绩单,成绩耀眼。
  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共完成386个建制村公路建设362条(段)4787.6公里,完成投资57.45亿元;建制村公路通畅率由2013年的55.9%提高到97.1%。其余27个建制村公路26条(段)466.5公里正加快推进,完成路面铺筑230.2公里,计划今年底全面铺筑完成,届时全市将实现100%的建制村公路通畅。
  “我家门口这条路列入临翔区建制村通畅工程后,通过改造建设,路变宽变好了,现在去哪里都非常方便,村里好多人家都买了摩托车、面包车,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提起改造拓宽后的凤翔街道南本村至昔本街道路,村民李发昌高兴地说道。
  李发昌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路好走了,我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少了。以前,骑摩托车到城里一趟,2个小时也到不了;现在,只要50多分钟就能赶到,我隔三差五就到县城去逛逛,买买东西。这路好,出来打工就方便,生活也跟着好起来了。家里除了电视、冰箱这些家用电器,还添了电脑、面包车,生活跟你们城里人差不多。”
  如今行走在临沧广袤的农村,你会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密织成一张张连通城乡的客运网、物流网;一辆辆小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满载着进城的农民来往如梭,勾勒出一幅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抓住国家和省大干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机遇,科学决策、长远规划,将群众对公路的需要与现实条件有机结合,着力抓好农村公路建管养体制改革,加快以建制村通畅工程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交通运输部门深入广泛调研,并结合临沧实际,以按四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建设,通1个建制村的净路面宽度不低于4米,通2个以上建制村的净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重点实施路面、排水、安保、绿化四项工程为统一标准,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同时,我市还积极配套客运招呼站,及时开通农村客运。目前,77个乡(镇)全部建有客运站,农村公路同步配套建设客运招呼站(点),100%的乡(镇)通客运班车,建制村通客车率达86%,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还不断强化建养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和通行条件,实现了“路、站、运、管、安、畅、舒、绿、美、亮”一体化发展,“泥水路”变为“水泥路”,彻底改变了农村公路晴通雨阻、通路不通车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局,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公路修到寨子边,汽车开到家门口”的美好交通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采访结束,站在南本村至昔本街这条路的尽头,记者回头望望身后,穿梭来往的车辆载着奔波在城乡之间的人们,农民群众正踏着时代的节拍,走上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