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党的恩情说不完
沐浴第一场秋雨后的镇康县忙丙乡帮海村豹子洞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青山环抱、绿树掩映,显得格外清新怡人,农户李国华家的房子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满身石灰浆的李国华正在粉刷墙壁,老伴周太柳忙里忙外清理打整里屋,看到笔者登门采访,夫妇俩放下活计,热情地招呼我们“快进屋来坐。”“市里、县里的领导每隔几天就会来我们寨子调查走访、督促指导,乡上、村上的干部几乎天天都来指挥协调、帮助我们,这么大的一间房子我们没有欠一分钱,是党的好政策帮助我们盖起了新房子,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怎么说都说不完……”李国华越说越激动,一时哽咽语塞,采访不得不稍作停顿。当问到建房的投资时,李国华说:“党给我们这么多、那样大的关心关怀照顾,我们绝不辜负上级的恩情,我自己有建房技术,我家的房子都是自己动手建盖的,几乎不用出一分钱的施工费。”采访中我们深深感觉,这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淳朴的农民,更是一个知党恩、感党恩,用豪情壮志和冲天干劲报答党恩的人。
李国华家原先居住在距离村委会3公里的余家田自然村,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地势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余家田村群众行路、吃水、上学、看病、安居、致富等方面无一不难。乡党委政府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存条件,于2016年7月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为确保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该乡坚持“个人要自愿、村组要评议、审核要入户”的原则,围绕谁要搬、怎么搬、如何致富等问题,精准发力,快速推进。在搬迁户自愿的基础上以建设统一自建房的形式进行集中安置,并按照每户每人2.6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李国华掌握建房工程技术,多年来一直在外承包做工程,这次易地扶贫搬迁得到补助13万元,加上儿子儿媳外出打工收入,自己的房子自己建,盖起占地200平方米、造价30万元的两层楼房不差一分钱。帮海村委会主任王海介绍,豹子洞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有差不多一半的农户都有建房技术,乡上和村里指导他们成立互助组,自己的房子自己建,节约了一大半成本。
“我们家去年9月份动工,力争今年9月30日之前将房子装修完毕,今年可以在新房子里过新年。”李国华一脸灿烂的接着说道:“以前的村子山高路远,看病就医上学都不方便,现在我们吃上了自来水,住上了新房子,走上了水泥路,我们过的日子也和城里人一样了。”告别了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信息闭塞、地质灾害频繁的深山老林,定居在交通、信息、就医、就业等更方便的安置点,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对于曾经住在深山区的贫困群众而言就如同做梦,而今却变为了现实。
水、电、路配套设施正在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完善,活动场地、健身设施也将逐步配套跟上,搬迁安置点的一切悄然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