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沧江去钓鱼
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我常常想太公喜欢垂钓是不是总有愿意上钩的鱼,作为凡夫俗子的我虽没有太公那种深邃的意境,但每每说到钓鱼总难以抑制内心的炽烈,总不想让齐备的渔具闲置,重拾“长枪短炮”,到澜沧江边感怀一下钓鱼的情趣。
周末的中午,几个钓友到忙怀乡大转弯码头租一条船,沿下游泛舟澜沧江。随着船的起航,热情洋溢的内心也开始驰骋,夏末的阳光明媚,照着碧绿的江水和葱郁的江岸,坐在船上也能闻到植被在光合作用下释放出氧离子的味道,得天独厚的环境不得不让人贪婪呼吸,那种感觉像久旱的小苗初逢甘露,像久渴的跋涉者喝到第一口水,像久别的爱人重逢,像疲乏的躯体注入了能量……感觉全身的每一个器官都在复苏。此行的目的地是小江边,那里的鱼上钩率早有耳闻,成了钓友们茶余饭后的陈酿佳话,但愿不虚此行,天遂人愿。
船上的马达声打破了一路的寂静,走过青山绿水,划过山重水复来到了传说中的小江边。哦!果然名不虚传,这里不仅是垂钓的最佳地点,而且是人间仙境,两岸地势平缓和富足的山水铸就了这里人们的先辈长期居住的决心,于是一代代繁衍生息。两岸人家鸡犬相闻,嬉戏的童声诠释着童年的美好,田畴间劳作的人们挥着汗水忘却了疲倦,茁壮的庄稼见证了他们的付出,田里的稻花正散发着醉人的馨香,一片片挂着包、吐着红须的玉米是他们一年的希望,国泰民安的大好环境下付出就有回报是他们不渝理念。
泊船垂钓,岸边是我们呈现技艺的舞台,长短不一的海竿是我们进攻的武器,竿上系着的铃铛是我们收竿的警报,一排排海竿是保证收获的“篱笆”。垂钓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技巧,也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当抛竿完毕就只等铃儿响——“愿者上钩”了,等待鱼儿上钩就像相信战士一定会凯旋、爱人一定会归来一样。坐在自带的蓑衣上,可以边等待鱼上钩边赏风景,鱼在深水处人在岸边形成一种对峙。鱼儿喜欢钩尖上的美味而上钩,人们喜欢鱼儿的美味才垂钓。大鱼跳起波浪,小鱼跳起涟漪。江面上频频传来鱼跳的声音鼓足了我们钓鱼的信心。
收获总是青睐有所付出的人,几个钓友的鱼竿此起彼伏传来鱼儿咬钩的铃声,铃声就是号角,不能有半点犹豫,提竿、收线、抄网兜,一条条大小不一的鱼进入了鱼笼,成为囊中之物,而我也等来了属于我的那一条鱼。鱼上钩的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是激动?是喜悦?还是……此时,只觉得天更蓝水更绿,风光更旖旎,就连岸边草地上一朵朵叫不出名的小黄花也别有一番诗意,“人间四月芬芳尽”,而它们总是不听季节的招呼,正我行我素绽放着芬芳,它们的芬芳涤荡着岁月的思路,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天、云、山、水、人、鱼、花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人在画中,画在现实。
垂钓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是暮色残阳,而我们也该“刀枪入库”,启程返航。几个钓友的收获还算不错,而我却屈指可数,可对我来讲,其实鱼钓得多少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钓鱼愉悦的过程,鱼笼中的鱼多亦欣然,少亦欣然。
钓鱼观景,春看百花齐放,夏看草木葱茏,秋看硕果累累,冬看草木休眠,昼看行云流水,夜看天马行空。那山那水那人,怡人的景致,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眷顾。几经颠沛流离,也该让内心得到释放、修复,重整状态在人生的道路上踽踽而行。难得人心静若水,洗却轻尘,抛开物欲,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和风霜雨雪的洗礼难道不也是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淡然,一种感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生长河浩瀚,或许被淹没,或许留下足迹,曾经努力就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