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国产化替代前景可期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 (记者高少华)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半导体材料需求快速释放,然而目前国内半导体材料绝大部分仍依赖进口,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仅能满足约20%的需求,且大多为中低端材料。专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产业自给率有望逐步提升,国产化替代前景值得期待。
材料产业处于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的上游,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集成电路产品质量,材料的稳定供应也与企业生产进度绑定,甚至对集成电路产品的市场价格走势带来决定性影响。
据拓墣产业研究所统计,2016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市场全球份额首次超过北美,占比从2015年的14.01%上升到2016年的14.74%,紧逼日本,暂排全球第四。然而中国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仅能满足约20%的需求,且真正用在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的材料并不多。
为满足国内半导体行业对电子气体的需求,博纯材料近日与美国应特格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特殊气体材料项目在福建泉州投产运营。
面对半导体材料诱人“钱景”,许多国内企业正积极投资布局这一领域。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一年先后并购大瑞科技和长兴昆电,以进军半导体材料行业。飞凯材料董事长张金山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产能正从国外转向国内,其中的设备和材料将带来国产化机遇,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供需两端都需加速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替代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