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坚果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目前,累计完成澳洲坚果种植10万多亩,挂果1373亩,年产54.97吨,实现产值164.9万元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兴云) 沧源自治县充分发挥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降雨充沛、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的优势,按照“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将澳洲坚果种植主要布局在小黑江流域和拉勐河峡谷两岸、南汀河流域的西三乡(镇)、勐省坝至永安村峡谷两岸,大力发展坚果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国土绿化提质增量,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山区发展的有机统一。
目前,该县累计完成澳洲坚果种植10万多亩,挂果1373亩,年产量54.97吨,实现产值164.9万元。到2020年,全县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以上,预计实现产量300多吨,农业总产值1200万元以上。
建立一个组织机构。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成立由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澳洲坚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产业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澳洲坚果年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同时,县林业、财政、发改、扶贫等部门通力合作,积极编报项目计划,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编制一个产业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以小黑江流域、南汀河流域、拉勐河流域适宜地块为重点,组织技术力量编制了《沧源县澳洲坚果产业规划》和《沧源县发展澳洲坚果产业的实施意见》。
积累一套种植技术。坚持技术标准、科学造林,形成了一块好地、一个标准塘、一颗合格苗、一挑底肥、一担定根水的“五个一”的种植技术标准。充分发挥“坚果协会”“坚果专业合作社”在坚果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强势推进以坚果为重点的热区综台开发,促进坚果产业快速发展。严格执行国家、省关于造林种苗的技术标准,采取严格的招投标方式和严格的苗木发放办法,严把造林苗木的“入口关”,坚决杜绝不合格苗木上山。推广好坚果套种咖啡、佛手柑等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探索生态建设、发展循环农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抓好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让广大种植户学有榜样、赶有先锋。建立坚果“三率”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在每年5月和10月抚育管理的关键时期,派出强有力的技术指导组,深入基层,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抚育管护“大会战”活动。
培养一支技术队伍。坚持科技引领、品牌带动,林业部门每年对所有涉及澳洲坚果种植的乡(镇),村、组负责人从坑塘开挖、回土、施肥、种植、苗木品种鉴定、浇足定根水、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进行业务培训,各乡(镇)林业站和村组负责人负责培训到种植农户,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提高产业建设的技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