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村民挥毫颂党恩
“大政惠民兴土木;新村平地起楼台。”这幅横批为“党恩归心”的手写对联出现在镇康县最偏远的一个小山村农户家的正门上,为了防止风吹脱落,主人还小心翼翼在字幅周边粘贴了固定胶条。
了解得知,这副对联的作者名叫何国昌,是镇康县木场乡乌木兰村委会打小自然村村民,今年76岁了。何国昌老人告诉我们,这些年来他们一家享受了党的很多惠民政策,老两口每月还领到国家发给老年人的生活补助金,日子越过越热乎;家里养着30多头猪、1张蚕和数十只土鸡,效益不错,眼下还有7、8头肥猪待出栏;他们还利用家处村口的优势,卖起了小百货,一年下来全家收入不低于5万元。除了那副对联,在何国昌家的新房和旧屋,端端正正粘贴着党的几代领导人画像,老人用充满无限敬仰而又自豪的口吻说到:这些领导人领导我们迈向幸福生活的光辉岁月我统统都赶上了。
“从腹不裹饥的年代走到如今顿顿丰盛有米有肉吃,这一切都是靠着党的好政策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呀!”何国昌感慨万千,他这一生共经历了家里的四次房屋重建,第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以前,那时他和家人们满山遍野割茅草回来扎房头、打泥墙。“好不容易建好还要经常修补,每次修补,光扫地就要好几天,还要当心一个火星子就闯祸坏事。”老人皱了皱眉,继续说到:“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就越来越好。”
2016年,他们像村里的很多人家一样,在政策的扶持下,建起了几代人都不曾住过的好房子。搬进新房时,他一时心情激动得难以言喻,于是挥笔疾书,写下这幅满怀感激党恩福泽的楹联。“党给我们的恩惠实在太多了,党的领导让我们安心、放心、舒心……”何国昌为我们这样注解他写的这幅对联。
由于儿子儿媳经常外出打工,何国昌老两口分担起繁重的家务活;年逾古稀、满头银丝的老夫妇俩整天不但卖百货、剁草喂猪、养鸡,还要时不时照顾满架的蚕宝宝们,忙得不亦乐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党的光辉政策不仅赢得边疆人民心向着党,永远跟党走,还激发激励边疆人民无穷的内生动力,去开创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