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街乡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实现精准对接

刊发时间:2017-08-29 A3版  作者:杨云霞 张光泉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云霞   张光泉)   云县晓街乡党委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抓在手、扛在肩,努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
  搭建挂钩帮扶群体。围绕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部署,老许、慢笼2个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实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包组、包户开展工作,“定人员、定目标、定责任”,在挂钩帮扶、党群致富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分片区包干挂钩建档立卡贫困户,着重在宣传国家政策、给党员上党课、劳动力转移培训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帮扶干部挂钩+党员致富带头人挂钩+驻村工作队挂钩”的三层挂钩体系。
  发展致富带头产业。村级党组织致力于在现有产业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寻找发展新路子,重视党员“三培养”工作,把党员培养成村级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助力脱贫致富。基层党支部重点为贫困户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安排合理的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党员能手的带动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乡党委优先从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返乡毕业生、致富能人等10类人中选拔培养贫困村“两委”干部,重点从“三种人”( 道德贤人、管理能人、经济富人)中选拔培养村级党组织负责人,适时予以调整。
  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建立“1+3”帮扶责任机制,即由一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和一个乡镇直单位参与,成立驻村工作队,建立台账,查摆存在问题,一村一策,分类施治,保证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到位,永葆党组织的先进性与凝聚力。
  突出党员带头作用。乡党委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切入点,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双强”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起到脱贫致富带头作用;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建合作社,积极开展技术指导、致富带头等便民利民服务,较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全乡党员干部共创办领办合作社16个,吸纳社员近700多名,带动3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抓实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识别精准工作。实行逐级签订《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承诺书》,层层落实责任,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甄别,对违规纳入、识别不精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坚决剔除,做到应退尽退,确保无错评人口。对非建档立卡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中,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的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管理,做到应纳尽纳,确保无漏评人口。截至7月底,2017年在档贫困户中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120户448人,识别不精准剔除31户135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6户332人,为下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提供精准数据。

返回
2025年07月09日  第768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晓街乡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实现精准对接

刊发时间:2017-08-29 A3版  作者:杨云霞 张光泉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云霞   张光泉)   云县晓街乡党委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抓在手、扛在肩,努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
  搭建挂钩帮扶群体。围绕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部署,老许、慢笼2个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实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包组、包户开展工作,“定人员、定目标、定责任”,在挂钩帮扶、党群致富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分片区包干挂钩建档立卡贫困户,着重在宣传国家政策、给党员上党课、劳动力转移培训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帮扶干部挂钩+党员致富带头人挂钩+驻村工作队挂钩”的三层挂钩体系。
  发展致富带头产业。村级党组织致力于在现有产业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寻找发展新路子,重视党员“三培养”工作,把党员培养成村级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助力脱贫致富。基层党支部重点为贫困户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安排合理的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党员能手的带动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乡党委优先从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返乡毕业生、致富能人等10类人中选拔培养贫困村“两委”干部,重点从“三种人”( 道德贤人、管理能人、经济富人)中选拔培养村级党组织负责人,适时予以调整。
  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建立“1+3”帮扶责任机制,即由一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和一个乡镇直单位参与,成立驻村工作队,建立台账,查摆存在问题,一村一策,分类施治,保证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到位,永葆党组织的先进性与凝聚力。
  突出党员带头作用。乡党委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切入点,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双强”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起到脱贫致富带头作用;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建合作社,积极开展技术指导、致富带头等便民利民服务,较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全乡党员干部共创办领办合作社16个,吸纳社员近700多名,带动3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抓实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识别精准工作。实行逐级签订《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承诺书》,层层落实责任,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甄别,对违规纳入、识别不精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坚决剔除,做到应退尽退,确保无错评人口。对非建档立卡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中,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的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管理,做到应纳尽纳,确保无漏评人口。截至7月底,2017年在档贫困户中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120户448人,识别不精准剔除31户135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6户332人,为下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提供精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