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山村种好烤烟好脱贫
本报讯 (通讯员 张会泽 郭子军) 近日,笔者在云县幸福镇哨山村董家寨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烤烟,董家寨组组长李天意正在自家烟田里采收烟叶。“这块田共有200多亩,种植烤烟77.4亩,涉及董家寨、安腊、平掌三个组21户农户。”李天意介绍道。
据了解,哨山村董家寨共有农户28户98人,地处山区,气候冷凉,种粮食不出产,群众经济收入主要靠茶叶、养殖业,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匮乏,发展空间有限,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缓慢。为了帮组群众脱贫致富,幸福镇引进烤烟产业,先行在哨山村董家寨组进行试种,明确一名分管领导挂钩,抽调3名精干的工作队员,负责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工作,合力推动烤烟产业发展。
“种粮食收入微薄。我家在规划地块种植烤烟5亩多,大户有1家,种植烤烟33亩,其余农户多数种植4至5亩。”李天意表示,群众对种植烤烟有信心和决心,积极把烟种好、管好,从而增加经济收入,力争早日脱贫致富。
在烤烟房里,种植大户姜登礼正忙着对烤出来的烟叶进行分级打包。“我们是2个人合伙,种植烤烟33亩,这些烟叶是第一批烤出来的,大约有250公斤,按照烟草公司预收价26元1公斤计算,这批烟叶收入大概有6500多元,按照目前烟叶的长势,还可修烟叶10多批,估计总收入可达12万余元,平均亩产收入3600余元,要是种玉米、水稻亩产收入连烤烟收入一半都达不到。”姜登礼笑着给笔者算种烟收入账。
“今年种出来的烟长势很好,病虫害少,明年我们将在县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在种植、管理、烘烤环节上下足功夫,把剩余的亩积全部种上烤烟。”李天意说,明年将积极宣传发动农户把烤烟种好,将烤烟发展成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
图为烟农进行烤烟分级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