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爱国固边教育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十论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
对于生活在非边境地区的人们而言,“国家”这个概念也许有些空泛,但是对于地处边疆,国境线长达290余公里,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的临沧来说,不仅区位优势明显,而且国家概念也非常具体。对临沧而言,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让爱国固边的理念深入人心,是深化“边疆人民心向党”的重要内容。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强调“有国才有家”的理念,在全市各级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向全体师生和广大干部群众分析市情及边疆稳定形势。在沧源、耿马、镇康3个边境县的学校开展“国门”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让学生感受“国门”威严、了解“国门”文化,通过开展观看升国旗仪式、参观国防界碑、体验边防巡逻、听边防战士讲保家卫国故事、在界碑前宣誓等活动,不断丰富“国门”教育形式。通过实施“国门”教育,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让爱国成为他们的自发行为,并影响和带动家人,让许许多多家庭自觉去做,努力推动爱国成为全社会共识。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临沧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工作不容小觑。 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中,要宣传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各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家都是一家人,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强化守边固边责任担当,筑牢“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意识。在学校,要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形势报告会,抓住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临沧的发展历程和沧桑巨变。在全社会树立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
深入开展边境文明创建工作和边境文明执法活动。要积极发挥部队官兵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开展“军警地共建”“国门党建”和“红旗飘飘”等工程建设,努力形成“一座边寨就是一个哨所、一个村民就是一名卫士,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守边固边兴边良好局面。
社会和平与稳定是经济发展,国家、地区富强的基本保障,我们要通过开展爱国固边教育,不断激起临沧各族人民淳朴的情感,更加坚定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弘扬“临沧作风”,为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