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村:烤烟产业拓宽致富新路子

刊发时间:2017-09-06 A2版  作者:李廷昌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初秋是收获的季节,在凤庆县诗礼乡禄丰村,随处可见长势喜人的烤烟。村民赵国洪一边采收烟叶,一边介绍:“我家种植烤烟6亩,今年风调雨顺,病虫害少,长势也好,预计可实现收入2万多元,每亩比种植包谷增加4倍左右收入。”
  禄丰村是一个立体气候比较明显的农业村,过去村民主要以种植包谷为生,由于包谷价格低,增产不增收,村民们生活在贫困线下。为了使群众发展产业走向致富路,禄丰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烤烟产业,经过多年努力,烤烟产业收入以每年几十万元的速度递增,使烟农鼓起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看着逐年增长的烤烟产业,村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信心更足了,改变了以往“要我种”为如今的“我要种”的发展现状。为了做强做大烤烟产业,大部分村民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积极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烤烟种植技术上。
  村“两委”主动谋划,积极争取配套项目,将烟路烟水工程布局到产业发展中,做到烤烟种到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引水工程就配套到哪里。烟农们建烤房,运燃料,精技术,种烟热情空前高涨。随着烤烟产业的发展壮大,烟农们对烤房群的建设和使用也越来越感兴趣,村主任李和文说:“烤房群可以实现统一烘烤,节能省时,烘烤质量稳定,效果好。我们将大力推广,让更多烟农用上烤房群,烘烤出更多质量好、价格高的烤烟。”
  禄丰村的自然气候为发展生态烟叶提供了保障,小组与小组之间总是有一片绿色的森林相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核桃、澳洲坚果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实现了产业互补,产业和生态良性循环的路子。
  “我们村的青山绿水,就是全村群众的金山银山,一块森林一块烟,块块都是生态烟。”村党总支书记李正全告诉记者:“今年,全村种植烤烟2986亩,共有230户农户1050多人种植烤烟,预计产量达802担,收入1114.78万元,种植烤烟最多农户达54亩,烤烟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人均达1.4万元。”

返回
2025年07月09日  第769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禄丰村:烤烟产业拓宽致富新路子

刊发时间:2017-09-06 A2版  作者:李廷昌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初秋是收获的季节,在凤庆县诗礼乡禄丰村,随处可见长势喜人的烤烟。村民赵国洪一边采收烟叶,一边介绍:“我家种植烤烟6亩,今年风调雨顺,病虫害少,长势也好,预计可实现收入2万多元,每亩比种植包谷增加4倍左右收入。”
  禄丰村是一个立体气候比较明显的农业村,过去村民主要以种植包谷为生,由于包谷价格低,增产不增收,村民们生活在贫困线下。为了使群众发展产业走向致富路,禄丰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烤烟产业,经过多年努力,烤烟产业收入以每年几十万元的速度递增,使烟农鼓起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看着逐年增长的烤烟产业,村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信心更足了,改变了以往“要我种”为如今的“我要种”的发展现状。为了做强做大烤烟产业,大部分村民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积极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烤烟种植技术上。
  村“两委”主动谋划,积极争取配套项目,将烟路烟水工程布局到产业发展中,做到烤烟种到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引水工程就配套到哪里。烟农们建烤房,运燃料,精技术,种烟热情空前高涨。随着烤烟产业的发展壮大,烟农们对烤房群的建设和使用也越来越感兴趣,村主任李和文说:“烤房群可以实现统一烘烤,节能省时,烘烤质量稳定,效果好。我们将大力推广,让更多烟农用上烤房群,烘烤出更多质量好、价格高的烤烟。”
  禄丰村的自然气候为发展生态烟叶提供了保障,小组与小组之间总是有一片绿色的森林相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核桃、澳洲坚果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实现了产业互补,产业和生态良性循环的路子。
  “我们村的青山绿水,就是全村群众的金山银山,一块森林一块烟,块块都是生态烟。”村党总支书记李正全告诉记者:“今年,全村种植烤烟2986亩,共有230户农户1050多人种植烤烟,预计产量达802担,收入1114.78万元,种植烤烟最多农户达54亩,烤烟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人均达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