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夯实民生水利助力跨越发展
筑牢水安全 打造水文化 做优水生态
我市夯实民生水利助力跨越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李沁园) 近年来,我市围绕民生水利,筑牢水安全、打造水文化、做优水生态,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和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断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快实施具有支撑带动作用、利于长远发展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开启了治水兴水的新篇章。
我市水网处于全省水网“一轴一带五片”的“一带”和“滇西南片”,全市水网以南部耿马灌区灌溉网和北部澜沧江小湾提水供水工程为构架,以连通工程为骨干,通过灌区工程、水源工程和连通工程建设,“十三五”末初步形成全市供水安全保障网体系。
“我们这里大大小小的河流很多,水资源很丰富,但是分散不集中,也没有水库和大坝灌溉,还是严重缺水,种田种地都是靠天,增收没有保障。”耿马自治县耿马镇团结乡下弄亢村村民张卫国说,希望灌区工程早日建成,以后就不用靠天吃饭了,只要浇水浇地都方便,我们就是最大的受益人。
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突出短板。耿马灌区是“十三五”期间全省水网建设的重点项目,是我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水安全保障网规划的重点项目,是我市“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耿马镇 、贺派乡、勐撒镇、芒洪乡、勐撒农场、华侨管理区等4个乡镇2个农场。工程的开工建设,让一直以来只能靠天吃饭的老百姓看到了新的希望。
自打响“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来,我市重大水利工程稳步推进,民生项目多点开花。仅去冬今春,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4259.9万元,修复水毁灾毁工程1102处,疏浚河道49.95公里,新修水库5座、除险加固1座,新增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7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2.5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98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2.52万人。
治水兴水关乎临沧长远发展和跨越发展,我市将全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抓好水利扶贫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广泛引入社会资本,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据悉,2017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涉及7个县(区),计划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815件,巩固提升人口42.5万人,其中计划实施1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36件,受益人口11.1万人(含贫困人口3.48万人)。截至7月,全市已开工工程246件,其中已开工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工程162 件,完工32件,其中28件为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工程,完成投资1269.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