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灯塔”照亮大山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帮扶永德系列报道之一
永德县,有着秀丽的风景和多彩的人文景观,但这里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工作任重道远。
11年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从“扶贫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出发,在人、财、物、智等方面加大对永德教育的帮扶力度,努力让群众“站起来”,而且能够“走得远”,持续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激励群众立志气树信心。
“我是‘中远海运希望班’第一届学生,10年后,我回到梦想启航的地方,成为一名教师。”永德县一中教师杨健芝说,“如果没有中远海运3年的资助,我很难完成高中学业,也没有机会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如今,杨健芝研究生毕业,成为了永德县一中的一名数学老师,她告诉记者,她要继续把爱和希望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自对口帮扶永德以来,在教育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多不胜数,杨健芝只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11年来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扶贫先扶智,扶“今天”更要扶“明天”。2007年以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永德县一中共举办了四届“中远海运希望班”,每年帮扶学校15万元,圆了200名特困生的求学梦;此外,分出奖学金5万元,专门用于奖励全校品学兼优的学生;援建一个计算机室,分批捐赠电脑159台、多媒体设备4套;先后派出8名教师到学校帮扶支教,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支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智,开阔他们的视野,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志存高远,走向更远的天地。”永德县一中党总支书记武发春说。
“中远海运希望班”的成立如同春风化雨,在全县上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晶莹希望班”“衣恋阳光班”“卓筑希望班”等一个个希望班在永德县一中成立,培育和资助了一批批贫困学生,正是有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善举,越来越多的企业才参与其中,永德贫困学子的前程才更加充满了希望。
教育帮扶,中远海运的资助范围并不仅限于永德县一中。在崇岗乡大田坝完小、大雪山乡曼来完小等乡镇小学,都可以看到崭新的教学楼和新铺的硬板路,教学楼旁一排排凤凰木迎风摇曳。中远海运的帮扶,渗透到全县的各个角落,如同细雨润泽万物。
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倾情帮扶下,永德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永德县教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高勇表示:“永德的教育离不开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帮扶,不仅营造了一流的育人环境,通过资助三届‘中远海运希望班’,还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永德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智力扶贫,不仅表现在教育上,更表现在中远海运集团对永德干部人才的培育上。
祁云山是永德县大雪山乡党委书记,今年6月,他参加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上海为永德县中青年领导干部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以专题讲座、学习研讨、观摩学习等形式学习了《精准扶贫与经验分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与运营策略》等课程,他告诉记者:“受益匪浅,看到差距如此之大,更加激发了我们乡镇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决心。”
专题培训与实地观摩学习引发了祁云山对大雪山乡产业发展的深入思考,从上海培训回来后,祁云山就带领干部群众为发展白芨、四季蜜橘、魔芋等产业忙碌开了,在建档立卡贫困村曼来村的白芨育苗基地,30亩18万株的白芨苗长势喜人。3年内,云南康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分3期投资3亿元在大雪山乡种植白芨1万亩。祁云山介绍说:“产业引进之后,不仅我们老百姓在地租上有收入,另外公司雇他们管理基地,还能定期结算工钱。”
中远海运集团在帮扶永德的工作中,注重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采取实际观摩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完成了对永德县6批次278名中青年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累计投入干部培训帮扶资金345万元。
永德县委组织部干部教育股股长李苏说:“干部培训回来以后都陆续走上了新的岗位,他们在实地观摩的培训和学习中开阔了眼界,把在上海看到的先进发展理念带回到他们的工作中,对永德县脱贫攻坚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加大对永德县各级干部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还分批派出干部到永德帮扶指导。不搞面子工程、不搞短期效应,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短期帮扶与长期发展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挂职干部不仅在资金争取、项目申报组织实施以及教育教学工作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永德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永德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永德县政府副县长(挂职)、华南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公司昆明分公司支部书记秦松说:“智力帮扶是基础,目的就是树立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上,也需要扶智强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