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灯塔”照亮大山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帮扶永德系列报道之三
“我们从适龄青年里招收一部分成为船员,成为船员的家庭基本就实现了脱贫。”秦松介绍。
多年来,中远海运集团实践探索了智力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帮扶新路,逐步树立了中远海运集团在永德的帮扶品牌,帮助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儿子从小就向往有海的地方,但没想到,他能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工作,成为一名真正的船员。”李自成口中的儿子叫做李世瑾,是一个在海上工作了8年的船员,提起自家儿子,李自成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
2009年,家住崇岗乡包山村的李世瑾专科毕业,机缘巧合下看到了永德县社保局招录船员的广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填写了报名资料,之后顺利通过了资格考试,开始了他8年的海员生涯。李自成说,“当时没想到会这么顺利被录用,他告诉我们他喜欢这份工作,要是没有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帮扶,他哪里能跟着船队满世界的跑,家里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大儿子当了船员,小儿子在广州打工,两个老人在家里种些坚果和咖啡,日子倒也过的安稳。每个月李世瑾都会按时给家里打生活费,妻子罗永恒就在家里做做家务,带带小孩,不用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疲于奔波,她告诉记者,“他只要下了船有信号就会及时给我和爸妈报平安,他还说船上的生活很好,让我们不要担心他。”
8年的船员生涯,李世瑾自己也积攒了积蓄,今年回来,就着手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盖新房,现在地基已经打好,罗永恒说,“世瑾说目前就想把房子盖好,等有了一定积蓄后回来做点小生意,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过日子。”
临沧有近260万人口,年轻人普遍愿意到沿海一带务工就业,基于这一现实条件,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近年来积极帮助解决年轻人就业难问题,面向永德县招收海员178人,除此之外,还帮助永德职教中心与广州海运技校实现联合办学,招收学员100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11年的帮扶永德路,逐步把“输血”改为“造血”,通过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着力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贫困问题。同时,集团还会不停扩大就业渠道,除了招收船员以外,集装箱制造、船工设备等下属企业也在加大对永德招收工人的力度,想方设法为贫困群众创造脱贫条件,培育他们造血致富的能力。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免费为永德定向委培船员,培训合格后百分之百安排就业,同时为其他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技术培训,与国内的用工企业牵线搭桥,通过多渠道不同方式,帮助永德县劳动力转移就业。”云南永海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监事长李成军说。通过集团的帮扶,永德县仅中国远洋海运这条线上,就成功转移输出的社会劳动力达73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3人,约占63%,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后,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和管理理念,还形成了以点代面,以面带片,一片带动一方的积极效应,为永德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
山海相连十余载,永海情深比山高。中远海运11年如一日与临沧市携手并肩决战脱贫攻坚,把情用在群众身上,把资金花在百姓头上,自对口帮扶永德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两地干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从幼苗破土到绿荫成林,一幢幢希望小学在永德境内拔地而起,一条条硬板路直达家门,一批批“中远海运希望班”学生学业有成,中远海运在永德真情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如今结出了累累硕果。
秦松表示,集团将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示精神,结合临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沿边开发开放的实际需要,继续加大对教育、人才、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变“输血”为“造血”,同时积极参与到临沧市物流产业合作、大健康+旅游产业合作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中来,与临沧市和永德县携手并肩、开拓进取,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