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村:绿色之路渐渐宽
清河村是镶嵌在临翔区东环线边上的寨子,处在大山的皱褶里,整个村绿意盎然,18个村民小组有序而似不经意地挂在山间,如同整个绿色底板上凸起的装饰,透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安祥,村民们的日子在绿色的田野里日渐殷实。
2014年临翔区通畅工程竣工后,清河村从劣势村变成优势村,距离马台乡政府仅15公里,距临沧城区仅24公里,沿着临翔东环线只需1小时就能到达,全村产业优势逐渐体现,成为马台乡产业发展最好的村。2016年底,清河村实现烤烟种植825亩,产值247万元;茶叶面积6756亩,产值829万元;核桃15060亩,产值387万元;蔬菜320亩,收入128万元。年末猪存栏5068头,大牲畜97头,家禽存栏3054只,羊存栏1200只,畜牧业收入668万元;劳务输出586 人,收入764万元,群众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清河村根据资源条件,紧紧围绕“一村一品、长短结合、组织订单、示范带动”的产业发展路线,全村认真规划地块,合理布局产业,做到没有一块无人耕种的闲置耕地、没有一片不被绿色产业覆盖的荒山荒坡。2016年,清河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25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9.9元。
“捞”或“不捞”是清河村人的口头禅,用来形容一件事或一个人行或不行。清河村的人也“很捞”,在下步发展规划中,全村计划发展蔬菜种植110亩,预计产值27万元;生态鸡5000只/年,预计产值25万元;生态猪500头/年,预计产值50万元;魔芋700亩,预计产值210万元;蜜蜂养殖1100箱,预计产值19万;计划发展樱桃采摘、垂钓等乡村旅游农业30户,预计产值30万元。同时计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建设村集体核桃加工厂,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