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唱响脱贫攻坚“三部曲”

刊发时间:2017-09-15 A1版  作者:李名丽

政策落到点  产业扶到根  帮扶连到心

耿马唱响脱贫攻坚“三部曲”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名丽)   耿马自治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携手攻坚,唱响决战脱贫主战场“三部曲”。
  唱响政策曲,“一户一策”落到点。实施“一户一策”扶贫措施,在“企业+投资平台+互助(合作)社+贫困户”“行业协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带动下,采取“产业托管”“订单农业”方式,七彩田园牧业有限公司、临沧道地中药材种植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龙头企业对接17个贫困村1809户贫困户。贫困户以入股分红、出售农产品、提供劳务等方式,实现合作入股领“红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户年均增收1110元以上,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可分配收益达43.4万元。
  唱响产业曲,“一剂良方”扶到根。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户贫困户有1个增收项目,贫困人口人均有增收产业基地5亩以上。通过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和“提质增效、立体种养、错位发展”的产业增收路子,为群众脱贫奔小康夯实产业支撑。“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据统计,该县已投入产业扶持资金6559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6个,25个贫困村建成冬早瓜果蔬菜、滇重楼、石斛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34.9万亩,产业总产值1749.29万元,贫困人口产业纯收入3266元。
  唱响帮扶曲,干群携手连到心。在落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基础上,该县建立起县级领导挂点、242个部门包村、205名干部脱产驻村的工作机制,带动各部门、社会组织等扶贫“生力军”3000余人,实现每个乡(镇)、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真心真情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为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医疗保障和保险救助+教育救助+临时和社会救助”保障救助体系,有效解决贫困户因灾、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和因贫失学的难题。

返回
2025年07月09日  第769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耿马唱响脱贫攻坚“三部曲”

刊发时间:2017-09-15 A1版  作者:李名丽 【字体:大 中 小】

政策落到点  产业扶到根  帮扶连到心

耿马唱响脱贫攻坚“三部曲”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名丽)   耿马自治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携手攻坚,唱响决战脱贫主战场“三部曲”。
  唱响政策曲,“一户一策”落到点。实施“一户一策”扶贫措施,在“企业+投资平台+互助(合作)社+贫困户”“行业协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带动下,采取“产业托管”“订单农业”方式,七彩田园牧业有限公司、临沧道地中药材种植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龙头企业对接17个贫困村1809户贫困户。贫困户以入股分红、出售农产品、提供劳务等方式,实现合作入股领“红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户年均增收1110元以上,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可分配收益达43.4万元。
  唱响产业曲,“一剂良方”扶到根。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户贫困户有1个增收项目,贫困人口人均有增收产业基地5亩以上。通过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和“提质增效、立体种养、错位发展”的产业增收路子,为群众脱贫奔小康夯实产业支撑。“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据统计,该县已投入产业扶持资金6559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6个,25个贫困村建成冬早瓜果蔬菜、滇重楼、石斛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34.9万亩,产业总产值1749.29万元,贫困人口产业纯收入3266元。
  唱响帮扶曲,干群携手连到心。在落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基础上,该县建立起县级领导挂点、242个部门包村、205名干部脱产驻村的工作机制,带动各部门、社会组织等扶贫“生力军”3000余人,实现每个乡(镇)、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真心真情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为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医疗保障和保险救助+教育救助+临时和社会救助”保障救助体系,有效解决贫困户因灾、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和因贫失学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