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加快“双推进”深度融合

刊发时间:2017-09-15 A1版  作者:李 微

基层组织强   农村产业实   乡村环境美

沧源加快“双推进”深度融合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微)   沧源自治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理念,推动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让党建工作“落地”。推进“231”模式,抓实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建立健全“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增强党在政治上的引导力、组织上的凝聚力和发展上的推动力。开展“机关党支部+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实现“机关党员受教育、农村党建上台阶、产业发展见成效、人居环境得提升”的工作目标。
  打牢农村产业基础,让脱贫工作“生根”。指导好行政村、村民小组(自然村)至少组建1个产业合作组织和1个资金互助组织,并引导贫困群众全面加入专业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组织。围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目标,大力培育发展生态特色产业,确保每个村有1—2个主导产业,每户农户至少有1个产业增收项目、有1块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农村劳动力人均有5亩以上增收产业基地。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百名党员带千户群众创业致富”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林产业、文化旅游、农村电商等扶贫措施的落实,力争到2020年,9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目标。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发芽”。每个村(社区)建立一套务实管用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奖惩办法及具体责任人。每个村民小组组建1支以党员、共青团员和广大农村妇女为主的志愿服务队,每月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和“支部主题党日”深入开展1至3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全面开展“七改三清”行动,加强“一水两污”治理,实现95%以上的村庄建立保洁制度,70%以上的建制村达到绿色村庄。每个乡(镇)打造2个人居环境示范村,每个村(社区)有1个人居环境示范点(自然村),每个组有5户人居环境示范户,形成一批示范点。

返回
2025年07月09日  第769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沧源加快“双推进”深度融合

刊发时间:2017-09-15 A1版  作者:李 微 【字体:大 中 小】

基层组织强   农村产业实   乡村环境美

沧源加快“双推进”深度融合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微)   沧源自治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理念,推动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让党建工作“落地”。推进“231”模式,抓实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建立健全“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增强党在政治上的引导力、组织上的凝聚力和发展上的推动力。开展“机关党支部+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实现“机关党员受教育、农村党建上台阶、产业发展见成效、人居环境得提升”的工作目标。
  打牢农村产业基础,让脱贫工作“生根”。指导好行政村、村民小组(自然村)至少组建1个产业合作组织和1个资金互助组织,并引导贫困群众全面加入专业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组织。围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目标,大力培育发展生态特色产业,确保每个村有1—2个主导产业,每户农户至少有1个产业增收项目、有1块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农村劳动力人均有5亩以上增收产业基地。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百名党员带千户群众创业致富”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林产业、文化旅游、农村电商等扶贫措施的落实,力争到2020年,9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目标。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发芽”。每个村(社区)建立一套务实管用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奖惩办法及具体责任人。每个村民小组组建1支以党员、共青团员和广大农村妇女为主的志愿服务队,每月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和“支部主题党日”深入开展1至3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全面开展“七改三清”行动,加强“一水两污”治理,实现95%以上的村庄建立保洁制度,70%以上的建制村达到绿色村庄。每个乡(镇)打造2个人居环境示范村,每个村(社区)有1个人居环境示范点(自然村),每个组有5户人居环境示范户,形成一批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