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力保群众食品用药安全

刊发时间:2017-09-15 A1版  作者:石新建 李建梅

转变机关作风   提升服务水平

我市力保群众食品用药安全

  本报讯   (通讯员  石新建  李建梅)   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问题为引领,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多举措强化服务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制度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行风作风建设。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动“放管服”改革、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建立食品药品“双随机一公开”措施,及时公开飞行检查、双随机抽查、重点企业抽检、食品生产核查、GSP认证检查等方面的执法检查、问题整改、事故处理等监管信息;出台《“十个不准十个严禁”》,狠刹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深入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开展治慢提速、治散提神、治慵提能“三提三治”活动,消除机关干部“生、冷、硬、推、拖”的不良风气;出台临沧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食品安全考核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5个制度,高位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建设和监管责任的落实;把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临沧日报》、市局网站和临沧食药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高食品药品工作透明度、增进食品药品监管公信力、执行力。上半年,在系统网站、简报、微信公众号刊发信息360条、各级媒体上刊发33条;发放《预防野生菌中毒小知识》等张贴画报24.8万份,发放中小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手册(图册)等11.4万份;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82场次,举办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培训班124期,各类受训人数达57908人。
  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在简政放权方面,简化食品药品监管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项目和流程,实施“多证合一”;积极推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中食品药品监管首责的落实,进一步做好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职责下移。在放管结合方面,积极创新监管制度,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公开透明度,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在优化服务方面,不断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目录体系,公开服务事项,制定服务指南,建立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服务规范、服务标准,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窗口服务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
  深入开展“走进企业找服务、走进基层找方法、走进市场找问题”三走三找活动,及时关注、回应、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加大风险抽检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006批、食用农产品2160批、基本药物抽检100批、药品监督抽验50批次、医疗器械抽验24批。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力争年内有600家食品经营企业纳入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确保全市食品流通安全。重点推进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创建“放心肉菜示范商超”活动,在主城区农贸市场和超市探索“快检快筛”体验室试点,保证餐饮原材料的购进质量。
  保持严厉打击高压态势,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联合公安等部门组织开展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打击活动和打击走私国门食品药品监管专项行动。全市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57起,结案171起,正在办理86起,其中食品案件152起,药械案件105起,涉案金额2658736元,收缴罚没款共2418736元。目前,在全市8个县(区)中,有3个县已经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有7个县已经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

返回
2025年07月09日  第769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市力保群众食品用药安全

刊发时间:2017-09-15 A1版  作者:石新建 李建梅 【字体:大 中 小】

转变机关作风   提升服务水平

我市力保群众食品用药安全

  本报讯   (通讯员  石新建  李建梅)   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问题为引领,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多举措强化服务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制度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行风作风建设。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动“放管服”改革、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建立食品药品“双随机一公开”措施,及时公开飞行检查、双随机抽查、重点企业抽检、食品生产核查、GSP认证检查等方面的执法检查、问题整改、事故处理等监管信息;出台《“十个不准十个严禁”》,狠刹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深入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开展治慢提速、治散提神、治慵提能“三提三治”活动,消除机关干部“生、冷、硬、推、拖”的不良风气;出台临沧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食品安全考核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5个制度,高位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建设和监管责任的落实;把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临沧日报》、市局网站和临沧食药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高食品药品工作透明度、增进食品药品监管公信力、执行力。上半年,在系统网站、简报、微信公众号刊发信息360条、各级媒体上刊发33条;发放《预防野生菌中毒小知识》等张贴画报24.8万份,发放中小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手册(图册)等11.4万份;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82场次,举办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培训班124期,各类受训人数达57908人。
  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在简政放权方面,简化食品药品监管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项目和流程,实施“多证合一”;积极推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中食品药品监管首责的落实,进一步做好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职责下移。在放管结合方面,积极创新监管制度,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公开透明度,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在优化服务方面,不断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目录体系,公开服务事项,制定服务指南,建立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服务规范、服务标准,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窗口服务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
  深入开展“走进企业找服务、走进基层找方法、走进市场找问题”三走三找活动,及时关注、回应、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加大风险抽检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006批、食用农产品2160批、基本药物抽检100批、药品监督抽验50批次、医疗器械抽验24批。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力争年内有600家食品经营企业纳入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确保全市食品流通安全。重点推进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创建“放心肉菜示范商超”活动,在主城区农贸市场和超市探索“快检快筛”体验室试点,保证餐饮原材料的购进质量。
  保持严厉打击高压态势,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联合公安等部门组织开展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打击活动和打击走私国门食品药品监管专项行动。全市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57起,结案171起,正在办理86起,其中食品案件152起,药械案件105起,涉案金额2658736元,收缴罚没款共2418736元。目前,在全市8个县(区)中,有3个县已经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有7个县已经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