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水利建设步伐加快
破缺水瓶颈 增防灾底气
沧源水利建设步伐加快
本报讯 (通讯员 赵志明 曹 丽) 星罗棋布的各型水库、纵横交错的水渠塘坝、整治一新的堤防河道……走进沧源自治县的城镇、乡村,处处能感受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沧源抓住国家水利发展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上下联动,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等各项工作,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全县累计投资1398.69万元,完成饮水安全工程55件,解决了2.33万人饮水问题,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水利化程度达41.92%。
抓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破缺水瓶颈。加大新建水源工程建设工作力度,先后开工建设了东丁水库、英永水库,刀耕水库扩建工程,达董水库。目前,东丁水库累计完成投资37412.86万元,建设完工导流输水隧洞,并完成大坝封顶;英永水库累计完成投资3025.9万元,完成进场公路、临时施工道路、管理房、炸药房、供电设施、土地征用等,完成拦河坝清基石方挖运26504.3立方米,拦河坝填筑总计19万立方米;刀耕水库扩建工程完成投资 3411.67万元,已完成大坝封顶;达董水库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4673万元。同时,加快推进芒回水库工程前期工作。
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改善群众生活。以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项目为契机,启动岩帅镇机关及岩帅村大寨人畜饮水工程,总投资419.12万元,建设内容涉及1座提水站,1座200立方米蓄水池,1幢18.9平方米机房,1座300立方米蓄水池;供水管网引水主管1778米,入寨分管2790米,到户支管5802米,以及占地一亩的光伏太阳能板。项目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岩帅镇政府、学校、卫生院等单位、农贸市场及街道个体户和岩帅村大寨558户4869人及2334头大牲畜人畜饮水安全问题。
抓涉水项目建设,增防灾底气。加强防汛抗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防汛抗旱综合能力,累计投入抗旱人力12.072万人次,投入抗旱救灾资金2569万元,累计投入防洪抢险资金11395.3万元。加强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755.9万元,实施勐董河一期、二期治理工程,拉勐河治理工程,国际界河勐董河支流格浪西蒙河治理工程。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18.932万元,新建自动雨量监测站28个,新建简易雨量监测站119个,自动水位监测站5个,简易水位监测站2个,乡(镇)级无线广播预警站10个、村级无线广播预警站35个;建设县级监测预警平台1个,县级平台延伸到乡(镇)4套;完成山洪灾害共享系统安装2个,新建县气象信息服务站10个;完成安装图像监测站5个、视频监测站3个。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步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完成投资4695万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4.77平方公里。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58件,水土保持总投资12379.1万元,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668.7公顷,共计征缴水保两费63.36万元。
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改革力度,把解决乡(镇)集镇和偏远山区群众饮水作为一项重大课题探索,加大水资源开发,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佤山群众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