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师生在活动中共同成长
凤翔小学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途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文化建设和日常管理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各学科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来统领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通过语文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培养小学生体会东方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传统文化,使小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丰富教育形式,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突出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学校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打造主题教育活动品牌。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主题队会、班会,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形式多样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小学德育活动系列品牌。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要有优良的道德,诚实、守信、谦虚和礼让的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践行校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从规范日常行为做起,遵守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及交通法规,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道德行为习惯,争做品德高尚、诚实守信、遵守纪律、自强自立的新时代中小学生。说好话,做好事,提倡使用“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并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积极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题第二课堂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为了让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找到发展点,真正实现“因人施教”的目标,学校坚持多元办学、素质办学。开设多元兴趣班,发挥学生特长。通过科技、英语、书画、合唱、舞蹈、健美操、篮球、乒乓球、纵横码微机小组等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以“象脚鼓舞蹈”和精彩大课间“少数民族韵律操舞”“放飞梦想艺术节”等为载体,开展三生教育、阳光体育等等,使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共同成长,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涵,紧跟时代步伐,注重特长培养,突出多元办学特色,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通过校园橱窗、板报、校园网、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在小学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坚持开展每天一次的“红领巾”小广播,由队员们自己采编,自己主持,每天播出一个励志小故事,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学习氛围,增进了情感交流,增加知识量信息量,给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行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 由少先队大队部成立“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负责全校少先队员的红领巾佩戴、校服的正确穿着、卫生保洁、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每学年开展 “争当四好少年”“红领巾来当家” “佤乡少年展风采”等评比活动。从“大队委竞选”到“才艺大赛”,从“文明监督岗”到“温暖接力”,从“走进敬老院”到“中美合作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使孩子们体会“养成良好习惯,奠基美丽人生”的含义。
强化日常管理,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做到领导率先垂范,模范履职;党员教师争先创优;品德社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示范引领;工会组织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员工,形成了党政工齐抓共管、各司其责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