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特产品见“世面” 农民群众笑开颜
——凤庆县电商平台助力农民群众增收
“原先家里这些鸡蛋卖不出去,也吃不完,时间长了就坏了,非常可惜。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城里的人可以吃到正宗的土鸡蛋,自己也不用大老远地背着去卖了,而且还增加了收入。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帮助真的是帮到了点上,真正暖到了我们心窝子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家住凤庆县勐佑镇中和村的杨大妈感激地说。
凤庆县生态优美、产业优势明显、农特产品丰富,核桃、茶叶、蜂蜜、火腿、山李子……这些大自然馈赠的珍宝十分丰富,如何把这些资源变为老百姓的财富,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和重点。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取得实效,该县从契合特色农业发展出发,以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为目的,结合实际,转变思维,建立起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以“互联网+特色农业”的形式进行产业帮扶,销售渠道拓宽了,农特产品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
据凤庆县供销社负责人介绍,该县结合实际,开展电商扶贫,初步探索出“供销+电商+合作社+质量追溯+农户”的模式,搭建天之凤农村电商平台,整合供销实体销售网络并联合专业合作社,实现对贫困户的农产品精准销售和收入,依靠城乡“供销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整合,解决农村物流难问题;依托相关专业团队,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农业系统监控网络,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全程进行追溯;通过创业孵化园区,开展电商创业辅导、企业孵化、人才培训等,为43个贫困村每村培训了1名电商创业带头人,有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培养了1名电商明白人。通过以上努力,减少了产品流通环节,节约了消费成本,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让贫困户在节约和增效当中,实现了增收。
谢珊是昆明一家旅行社的导游,自从在朋友那里了解到了天之凤电商平台后,她就经常在上面购买农特产品,首先是因为产品自身品质较好,其次因为该平台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了产品生态、健康看得见,所以每当游客向她了解云南的土特产时,她便放心地介绍了起来。据谢珊介绍,自她了解该平台至今,已有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广州、河南、四川、湖南等国内外的30多名游客通过她购买产品。
进入9月,核桃已逐渐上市,记者跟随洛党镇农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李艳来到洛党镇洛党村杨润英阿姨家,对核桃树及核桃进行取景采样拍摄。
“从原来政府让种,到了现在政府帮卖,党和政府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农村百姓增收致富着想,我们是真的享党的福。一心跟党走,没错!”杨阿姨发自内心地感恩。她说,许多年前,她家在政府的动员下种下了核桃树,自挂果以来,每年都能带来不少收入。
来到凤山镇水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国军的家中,他指着房前屋后栽种着的茶叶、核桃和木瓜,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我家就我一个劳动力,你看这些核桃、木瓜、茶叶,以前我没有时间去卖,现在电商平台服务站的负责人会到家里来收。若不是因为政府的帮助,我也不会有这部分收入。”朴实的语言里表达出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截至目前,凤庆县已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10个,村级服务点171个,农资农家店486个,联合专业合作社171家,通过线上线下运营方式,共为农民群众销售农产品1300万元,受益群众达138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