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立足实际开展实践活动
突出特色 丰富载体
沧源立足实际开展实践活动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国祥 杨红香) 沧源自治县立足边疆“民族直过区”实际,深化“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边疆各族干部群众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组织开展“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对比解放前后我们“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什么房”,激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家乡”的情怀,以及在算账对比中真切感受“党的光辉照边疆”,在发展中践行“边疆人民心向党”。
组织开展“两勤”“两诚”知恩感恩教育活动。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以“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恳做事”为主要内容的知恩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自立、自强,努力克服“等、靠、要”思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在生产生活中勤俭持家,在决战脱贫攻坚、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全力打造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中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突出支部建设。狠抓党建工作落实,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以党支部为重心,以党支部书记履责为抓手,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为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扎根边疆、服务边疆、服务群众的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
创建一批特色示范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脱贫攻坚、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公益广告、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务党务公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法治宣传等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开展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宣传,在广大农村群众中打牢“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思想基础。
建设“村史室”。以各村固有的历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支撑,突出“一村一品”个性特色,抓实“村史室”建设,把“村史室”打造成为全县各族群众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边疆、爱家乡的感恩阵地。
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抓实第二轮(2016—2018年)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县计划创建示范乡1个、民族特色乡2个、示范村14个、民族特色村寨8个。2016年,已实施创建10个示范点工程,其中,示范乡1个、示范村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2017年,着力建设班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建设民族特色乡2个、示范村4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示范户60户。
抓实人居环境提升。年内确保拆除“两违”建筑1.2万平方米以上,消除存量50%以上;依托“六增”规划实施,全面推进县城、公路沿线、市政道路两旁、机场周边绿化、美化工作。在县城,全面完成对旧厂区、老旧住宅小区、城中村及勐董河支流的整治和景观打造。不折不扣落实好“街长、河(库)长、路长、山长、园长”管理责任制,巩固提升“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申报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