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城市顽疾的“临翔样本”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临翔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有了显著改善。
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知不觉间,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充斥临沧城的角角落落,导致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临翔区,总是以蓬头垢面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无法承受之痛。
如果对“两违”建设熟视无睹、放任自流,对处理“两违”建设心慈手软、不敢碰硬,城市的正常建设秩序就会被破坏,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制环境就会被践踏,城市建设的成果就会被掠夺。为了更好的打击“两违”行为,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生活环境,优化投资环境,临翔区于2013年8月成立了“两违”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临沧市临翔区清理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两违”清理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对“两违”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设备、经费等保障,重点对国道214线、省道319线的公路沿线及城市规划区内“凤翔街道、忙畔街道、博尚片区、蚂蚁堆片区”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开展最严厉的整治。
拆违现场
抗洪抢险场景
整装待发
西大街整治后的小市场全貌
铁腕整治 让“两违”无处可藏
“两违”整治是一场长期的、关乎人民群众福祉和宜居临翔建设的战役。
自“两违”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临翔区“两违”指挥部以零容忍的态度、铁腕的整治手段,对重点项目用地、城市重要节点周边范围及主要道路两侧控制范围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实行不间断巡查,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为持续开展整治,在发动群众支持参与的基础上,实行区直部门包干常态化整治。
临翔区将临沧城主城区,东、西环线划分为88个责任路段,由84个区直部门分段分片包干,实行拉网式排查,不留死角进行集中整治,彻底清除违法建设、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问题。明确各部门主要领导是该路段违法建设、私搭乱建、环境卫生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研究细化各责任路段的整治方案,整合力量开展集中整治。同时,加强巡查严格考核。建立联络员制度,组成5个联络组,每组明确“两违”、环卫、交警、市政监察4名联络员,负责联系84个责任部门和88条责任路段。
“查处违法建设单靠执法部门‘单打独斗’很难短时间内取得效果,在‘两违’整治中,临翔区实行区直部门包干常态化整治,各级政府部门主动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态势,有效推动全区”两违“工作的深入开展。”临翔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王中介绍。
人性执法 实现“三满意”效果
“两违”问题的形成除了人的私利行为外,也有一定的历史成因。
南天路长期以来是临翔区建筑材料加工制作的集中点,也是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情况较为突出的地区、临沧城“两违”整治的重点区域。
“切割钢筋的噪音、水泥石灰的粉尘、占道经营和违法建设行为,我们每天都深受其苦。”市民刘先生说。
临翔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开始对南天路建材加工制作的商铺的“两违”开展深入整治。
“经营业主的思想工作是开展‘两违’整治的工作难点。”王中介绍,通过深入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后,执法人员决定采取搬迁的方式对南天路建材加工制作商铺进行集中整治。首先是坚持群众路线,把建设、土地法规宣传透,把“两违”危害说明白,把整治目标讲清楚,让群众知晓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开展一对一摸排调研工作,准确分析研判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了解到经营业主有搬迁意愿,但有搬迁物资较多、搬迁后经营场所和后续经营等后顾之忧后,临翔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干部主动与市区住建局、规划局沟通对接,协调了一块远离居住区、适合项目经营的约1500平方米的空地作为搬迁商户的经营场所。
“商户、附近居民对此次整治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欢迎。搬迁后,既解决了建筑材料制作加工商户的经营问题,也为南天路附近的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南天路的‘两违’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王中表示,解决好“两违”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解决好各方的诉求,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和矛盾,才能确保“两违”整治成果。
南天路建筑材料加工制作集中点的整治只是临翔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人性执法的缩影。通过铁的手段和人性执法双管齐下的整治,临翔区“两违”整治工作取得了市民满意,商户满意、政府满意的“三满意”效果。
因循施策 迁出一片新天地
扎路营批发市场承担着临沧城和周边地区每天的蔬菜供应和批发功能,也是临翔区“两违”整治的重点、难点地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在扎路营批发市场都能找到具体体现。
每天下午18点开始,运输蔬菜的车辆、货物、摊点、商贩就把扎路营批发市场路口的城市主干道路围得水泄不通,导致整条道路近乎瘫痪,这样的情况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早晨的早市过后。
居住在附近和每天过往这个路口的市民深受其苦,对扎路营批发市场混乱的经营、交通秩序和潜在的危险抱怨极大。
为了净化市场、消除隐患,回应市民对美好人居环境的期待,临翔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摸排,做好业主、市民等各方面的调研工作,认真了解他们的意见,按照“保障市民需求、保护菜农利益、维护经营秩序”的原则,开始着手将扎路营蔬菜批发市场搬迁到橄榄坡。
搬迁工作一启动,就引发了商贩、菜农的担忧。大家担心搬迁后市场地点难找、摊位能否划到等顾虑。针对这些问题,临翔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强化服务,骑着摩托车把商户一家一家把他们送到市场,帮他们取号、登记、抽签,带他们找到划定的摊位经营。
如今,走进橄榄坡蔬菜批发市场,昔日在公路边 “能占多宽占多宽、能不能摆尽量摆”的景象不见了,换来的是“规规矩矩经营,井井有条摆放”的良好秩序。
商贩余先生高兴的表示,市场搬迁后,生意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好了,收入也比先前高出许多。
蔬菜批发市场的搬迁,不仅让批发商和菜农有了合法经营的场所,为临沧城市民创造了良好的交通和市场环境,同时也为全区“两违”整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标本兼治 推进“两违”整治常态化
为深入推进和保证“两违”整治成果,临翔区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着力,深入研究防违治违长效机制贯彻、落实的措施及办法,坚持“拆迁拆违并举”,切实杜绝和制止新增违法建设的产生;联动相关部门,实行拆迁和拆违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联动方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推进保障工作,强化项目服务意识,实现“两违”整治常态化。
在“两违”整治行动中,临翔区注重抓苗头,从源头上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建立起一套“防违、控违、拆违”的长效管理机制,把违法建筑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并做到查处一起,打击一起。
同时,严厉督查问责,建立“责任单位巡查+区委政府督查”的考核机制,工作进度实行一日一报,确保监管有力、履责到位。各责任单位已安排专人定期不定期对责任路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联络员,协助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整治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已按要求把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私搭乱建、环境卫生整治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工作事项进行专项督查。
临翔区“两违”整治硕果累累。今年6月1日以来,临翔区成立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道路运输管理局、国土分局、环保局、水务局等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通过“执法工作组+责任部门包干”工作法,对临沧城区、环城东路、环城西路、机场路、国道214沿线的“两违”行为、环境卫生、市场秩序、非法采石采砂行为进行集中专项整治。目前,共出动工作人员30400人次,车辆2476次,拆除“两违”建筑353户,185382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12216户;拆除广告牌685块;清理清除小广告3320份;拆除破残乱挂布标317条;清理占道围栏24户3890米;拆除临街破、残、旧雨棚467块2138平方米;清运砂石渣土52车1290吨;垃圾56车325吨;处理带泥泼洒渣土车146辆;规范商铺和摊点7635户;清理广告牌1260块;清理乱停放车辆2019辆次(拖车97辆);规范摩托车停放11963辆。
如今,行走在临翔区一条条原先顽疾集中的大街上,看不到违法建筑和占道经营,让人感受到了临沧城不一样的风景和人与城市和谐共处的景象。
通畅的道路、宽阔的人行道、完善的基础设施、葱郁茂密的绿树红花,一幅更加幸福、更加绿色、更加和谐、更加宜居的临翔新画卷正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