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建成产业基地150万亩
精准施策 强化扶持
双江建成产业基地150万亩
本报讯 (通讯员 向 丽) 双江自治县围绕“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求,因地制宜,把县域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因村、因户谋划脱贫产业,确保群众在产业扶贫中稳定增收。
建立激励机制抓产业。出台5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明确县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巩固提升甘蔗、烤烟、茶叶、核桃、畜牧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生物药业、林下产业、咖啡(坚果)等新兴产业,累计建成产业化基地150万亩,贫困户人均产业化基地达9亩以上。
扶持龙头抓产业。对县域企业在项目申报、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新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户,可解决贫困群众长期就业320人,县域企业新增贫困人口就业2130人。
长短结合抓产业。按照长能致富、短能脱贫的原则,加大对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的“短平快”产业扶持力度,扶持养殖业贫困户3100户、种植业贫困户6500余户,辐射贫困人口26000余人。
建立合作组织抓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个贫困村注册成立产业合作组织28个,2472户贫困户9109人参加,其他行政村(社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组建和完善,将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改善生态抓产业。投入生态扶贫资金5252.34万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4.27万亩,发放集体公益林和商品林停伐补偿资金90万亩,惠及全县2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5709户贫困户;发放种植高价值经济林木32.1万株;推广“坚果+砂仁”套种模式,扶持砂仁种植1200亩;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83名,积极采取以“项目+林企+林农”的模式,创造涉林劳动力就业岗位1000余个。
创新机制抓产业。建立“村党组织+贫困户+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产业扶贫模式,整合村级互助资金1049万元,与云南双江三祥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在投资收益、种养殖业扶持、培训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帮扶,辐射县域4个乡(镇)贫困人口6060户23079人;有3个乡(镇)统筹整合产业发展扶贫资金500万元,固化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辐射贫困人口11234人。产业扶贫机制的创新,辐射贫困人口27386人,实现全县贫困人口全覆盖。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双江县贫困户2017年人均可增收1300元以上,能确保预期脱贫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