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在质量品牌上下功夫
围绕重点 提升水平 突出特色
我市着力在质量品牌上下功夫
本报讯 (记者 周正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质监部门积极响应“建设品牌响亮的大美临沧”号召,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党建与质量工作“双推进”“双提升”,着力奏响临沧质量品牌新乐章。
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按照班子建设好、机制运行好、队伍管理好、责任落实好、工作业绩好“五好标准”,扎实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深入实施先锋模范、战斗堡垒、阵地建设“三项工程”,全面建强3个支部的政治引领、组织保障和服务功能。推动出台加强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和临沧名牌、质量奖、质量走廊等品牌建设管理办法,搭建质量文化走廊和门户网站品牌建设专栏2个综合性企业质量文化展示平台,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服务”活动,以实现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四个提升”为总任务,以建强一个主体、开展两个行动、构建三个机制、夯实四个基础、强化五个保障为总要求,把全体党员凝聚到服务临沧品牌建设第一线,全力推动临沧迈入质量发展、品牌建设新时代。
按照全市脱贫攻坚“27241”工程、“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六大产业”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建材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等质量提升行动,对8县(区)钢材市场135家钢材销售门店集中进行整治,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和问题,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组织6个党小组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党小组、QC质量管理小组结合,综合发挥质监职能优势和技术优势,组织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质量管理研讨等活动,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现场诊断、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信得过班组等活动,创新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水平,夯实企业建设品牌的基石。
突出临沧特色,以各级工业园区和各类企业为品牌建设主体,以质量走廊创建为抓手,采取品牌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数字化“三化措施”,大力建设国字号、云字号、临字号“三字品牌”。滇红茶知名品牌示范区、临沧坚果种植、云县新材料光伏产业、凤庆新型城镇化、双江蔬菜种植、沧源有机产品认证等38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重点实施和推进项目,凤庆县新型城镇化标准化项目获国家标准委批准试点,凤庆、沧源“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获国家认监委批准创建,19个产品获云南名牌,26个产品获临沧名牌,8家企业获市政府质量管理奖,普洱茶和永德芒果2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博尚菜籽油通过形式审查,100个“世界佤乡·质量走廊”示范项目闪亮临沧,锗业研发平台、茶叶基地管理、滇红茶技艺、木瓜发酵工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19个示范点成为了引领临沧质量新发展、唱响大美临沧质量品牌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