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肖建房记
一
老肖是众多佤族群众中普通的一员,家住沧源自治县一个叫新华的小山村,年近不惑之年,他有一个女儿,已经长大出嫁,媳妇因病去世,现独自一人居住。
老肖住在一栋传统的佤族民居里,房子建在斜坡上,整栋房子不算结实,人在屋里跺跺脚都会震动摇晃。老肖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某个干燥的秋天,有户人家的房子不小心着火,引起了大火,整个寨子被火烧了一大半。2012年以后,在国家的政策鼓励下,整个村有一半人家建起了现代砖混结构的小楼房。现在,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家还住在传统民居里。
今年,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老肖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员。当村里进行建档立卡户登记时,老肖心里斗争了好几个晚上,按理说,自己是符合建档立卡户相关条件要求的,虽然建档立卡户也没有户数和人口限制,但是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这些年的生活比起以往,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记忆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内心深处已经非常满意了,如果再继续争取享受党和国家的政策照顾,感觉有点亏心。为这事,老肖独自一人躺在家里的木板床上辗转反侧了好几个晚上。临近最后的申请期限时,一天晚上11点左右,老肖准备关灯睡觉时,一阵“咚、咚”踏着木板楼梯上楼的声音响了起来,有人到家来里了,老肖赶紧踏着摇晃的木板走到门口,拉开了门。原来是村支书领着前久来到村里的白净的城里人来家造访了,老肖嘴角一抿,笑了笑,算是欢迎。拿来竹凳让客人围在火塘坐下后,把挂在墙上那大瓶白酒取了下来。村支书见状摆摆手说,“不喝了,不喝了。”但老肖还是执意拧开了瓶盖,从凌乱的桌子上找出了一个玻璃杯,满满的倒上了一杯。与村支书一起来的八九个人轮流抬起酒杯,滴了几滴,并呷上了一口。大家的话题直接进入了正题:“老肖,你家的情况我们大家都清楚,收入、住房、家电等我们已经调查过,一个人日子虽不难过,但也不见得好,一年的收入也没有达到贫困线以上,况且现在还住着没有安全保障的木板房,不要有思想顾虑,你提出申请,到时候交由大家表决嘛。”大家讲了扶贫相关的政策,老肖虽然听得不太明白,但还住在破旧的木板房中,说中了老肖的疼处。老肖想:是啊,自己快50岁了,女儿也嫁人了,独身一人,本来想再找个老伴一起过日子,可人家来看看周围人家都住上了现代的砖混小楼,再看看我还住在漆黑的木板房中,都摇摇头,不愿意。刚才那个小伙子说得对,什么筑巢引凤,好像就是说要有个好的住处,住房安全舒适,才能娶到一起过日子的好媳妇。这天晚上,老肖躺在床上想了想,是这么个理,下定决心申请了。这天晚上,老肖入睡特别快,睡得香……
二
三四天后,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村组里的广播响了起来,通知各家各户到村组活动室集中开会。老肖赶到活动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那天晚上星夜来访的人和村支书在前排就坐,老肖赶紧找了个凳子坐到了门口。差不多村组里的人到齐的时候,会议开始了,经过那天晚上来家里的走访,老肖对建档立卡的事情又多了些了解,所以当工作队先讲了一遍,村支书翻译了一遍,接着村支书又讲了一段的时候,老肖大概听了个明白: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个严肃的事情,有收入、房子、生产生活情况等这些明确的标准和条件,不能弄虚作假,不能让不贫困的人入列,也不能让贫困的人不入列。村支书将提出申请的人的姓名一个一个的念出,并要求大家进行举手表决。这些人家工作队和村干部都一家一家登门调查过,对于提出来的名单,大家几乎没有什么异议。表决结果,老肖也在建档立卡户的名单里。说实话,虽然名单里有老肖,但是老肖内心深处并不觉得是件光彩的事情。老肖是条血性汉子,也非常要面子。
会议结束后,老肖沿着寨子边水泥板路朝着家里慢慢走去,远远便看到斜坡上,自家屋子周围已经建起了一栋栋黄瓦粉墙、高低错落的砖混结构房子,房子里温馨的灯光散发出幸福的气息,在无尽绵延的阿佤山里,有这样的一栋房子,那是多么的幸福啊。老肖边走边想,今年盖房子,既能解决住房危险的问题,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补助和贷款,缺口的部分咬咬牙,出去打打工,或者多养几头猪、栽几亩烤烟就解决了。旁边木惹一家前两年日子也不怎么好,和咱也差不多,前年咬咬牙,把房子盖起来了后,在建房子的压力下,酒也喝得少了,忙着种茶、养猪,这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今晚投票时,都已经脱贫出列了。他家可以,我家也可以。想到这里,老肖决心按工作队和村里的建议,今年拆危建新,把新房子建起来。
三
佤族有“三不建房”的习俗。即按佤族历法推算,父母去世当年不能建新房,第二年可以建房,父母去世第二年如不建房,就必须等到12年以后才能建新房;已分家兄弟,不能同一月份建新房;同一年分家的兄弟不能在当年建房。老肖家父母三年前相继离世,按习俗这几年不能建房,这也是老肖之前犹豫的原因之一。前几天,因为建房的事情,县里、镇里领导来和村里的老人代表们一起开了个会,镇上的书记说了,共产党领导下,天天都是好日子。咱们佤族人,受党的恩惠很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党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干。村里老人们的思想也开始能接受破除“三不建房”习俗的事情了。老肖请村里的尼三老人帮选择建房的日子,最终定在了农历5月17日作为新房动工的良辰吉日。
16日那晚上,老肖请来了周围几个年龄大的老者,把白天准备好的芭蕉叶拿来放到桌子上,往上面撒了几颗米、搓了一撮盐、摆了一支烟、放了几片茶叶,然后从吊脚楼下鸡圈里把家里最大的那只公鸡捉了进来,在鸡脖子上抹了一刀,赶紧把鸡提起来,让鸡血在芭蕉叶上滴了几滴,嘴里念念有词,大概意思就是告诉先辈,要建房了,请祖先多多保佑,建房过程中一切顺利,吉祥安康。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老肖赶紧起床忙开了。今天来帮老肖拆老房建新房的村里人有十来个,都是以前老肖帮过忙的。寨子里的人们沿袭过去的传统,遇到大事的时候采用换工的方式进行互帮互助。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将平时别人帮过的工时默默记在心里,等别人家有事时,自己也去帮助别人同样的工时。
这十来个人都是中青年人,平时都是做活的好手,干活时体力充沛也很卖力。吃过鸡肉烂饭,滴了杯酒,云海也开始慢腾腾从山脚升起来了,这正是干活的好时候,要不云散开后,阳光会变得非常辣。大家说干就干,砍了几棵竹子,在老肖的老房子旁边搭了个简易的窝棚,把家具搬到了棚子里。临近中午,村支书、组长和驻村工作队来到了老肖家。老肖拿起酒杯,给大家倒上了杯酒。他们告诉老肖,昨天,镇里考虑村里道路不便,趁这几天天气晴好,组织人员从外地运来了一批砖和水泥等建筑材料,老肖需要的话跟村里说一声,可以先用。老肖听了很高兴。新华村夹杂在两个州市的角落里,道路出行困难,往县城方向随时被塌方阻断,往镇里方向由于修路等原因,坑坑洼洼,进出的车辆经常陷进去出不来,又得组织群众去帮忙推挖,遇到雨天根本难以通行,运建筑材料成本偏高,一车沙子的运费和买价差不多高。村子附近全是土山,没有石头、红砖的加工厂,建筑材料得跑到几十公里外的临近乡(镇)或一百多公里外的县城去运。这些因素,导致村里建房成本偏高于其他地方。如果政府在建筑材料运输方面给予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老肖高兴地说,我们佤族老百姓这么多年来坚定地跟着党走,没错啊!
今年老肖建房子可谓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政府补助了几万元,还可以向银行贷几万元,驻村工作队和村里还主动协调镇里、县里帮助解决建房材料运输等难题。在各种有利因素的齐聚下,老肖暗下决心,加快建房进度,我一定要在村里的建档立卡户中第一个将房子建起来。
四
老肖的房子建得很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栋崭新的两层带有佤族风格的近100平方米小楼已经拔地而起了。主体工程完工后,老肖的钱快用完了,老肖咬咬牙,从女儿家拿了点钱,买了电视、冰箱、沙发和床等新家具。农历6月28日这天,老肖办了乔迁宴,请了寨子里的村民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以及村干部等,大家纷纷向老肖表示了祝贺,前几次工作队的同志和村干部来查看房子进度时,都是老肖劝他们滴酒,今天,他们主动敬老肖酒,老肖很开心,大家也替老肖感到开心。饭席结束后,家围着桌子里里外外围成了几圈,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晚上躺在新居的床上,老肖想起了白天驻村工作队敬酒时和他说的那句话“解决好了房子,咱们得想办法发展产业,让手里有‘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