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边境维稳处突舆论宣传的思考
临沧市地处边境,3县涉边,有3个国家口岸和17条通道,边境维稳形势严峻,环境复杂,任务繁重。做好维稳处突舆论宣传,是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维稳处突中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邻国战乱不断,大量境外难民涌入我市边境地区,给我市边境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社会治安压力随之骤然增大。一旦军队参与维稳处突,社会各界以及世界各国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置格外敏感。做好维稳处突舆论宣传工作,对于面向外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维护国家尊严,将产生重大的舆论影响力。
维稳处突行动政治性强,各界关注度高,宣传部门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周密筹划,注重抢占宣传阵地制高点,引领舆论宣传导向。维稳处突关联着政治,涉及到国家经济、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和环节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做好舆论宣传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唱响主旋律,服从服务维稳处突工作大局
维稳处突舆论宣传,本着“帮忙不添乱,助阵不扯脚”的原则,尽媒体广而告之的作用,助推维稳处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事件突发后,宣传部门要主动介入,组织新闻媒体按要求开展新闻报道。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主动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意图和处置方案,坚持正面报道,实事求是地报道事件真相,以正视听,因势诱导,助推处置进程。维稳处突舆论宣传,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严格执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同时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以人为本,尤其是在重大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多点人文关怀,不传播血腥、暴力、恐怖的图像资料,不为取得报道资料强制受害人回忆灾难发生时的情景;文字记者需要有十分扎实的采访和写作功底,实事求是反映事件真相和维稳进程;摄影、摄像记者需要过硬的摄影、摄像技术,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图像资料;网络编辑应熟练操作各种网络技术,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正面新闻报道,及时传播正能量。
二、超前预测,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详尽的宣传预案
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应着眼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类型,对执行维稳处突时可能引发舆论危机的诱因进行科学、综合、全面的预测分析,针对处突行动多样性特点,拟制包括组织领导、人员配备、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等机动灵活的应对预案,从宣传的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提供基本遵循,并充分做好政策准备、法律准备、民族宗教知识准备、外语和所到执行任务区的语言准备等,为“第一时间”采写新闻、发布信息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结合平时担负的使命任务,组织有针对性的演练,对维稳处突过程中媒体安全、法律侵权、新闻伦理道德、事实核准的程序,以及特殊时期的审稿制度等常见问题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考虑。
三、善待外来媒体,保证宣传部门与外来媒体沟通渠道的畅通
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适时与媒体沟通,尽早向媒体发布相关消息,牢牢掌握传播的主动权。一则新闻,放在不同的环境,运用不同的话语,被不同的媒体报道,就会有大相径庭的解读。因此,宣传部门要尽力掌握第一解释权,从国家维稳大局的实际出发,贴近受众的思维和接受习惯,用生动个案、直接引语和具体数据,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澄清误解,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关注点。
四、严格管控,结合任务进程适时公开发布相关信息
由于军队参与边境突发事件处置,社会各界以及世界各国往往感到事件敏感。特别是军队本身的纪律要求和保密原则,使宣传部门在对外发布信息时往往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既担心发布的信息不够,不足以平息谣言;又唯恐发布信息过多,引起国内社会各界以及国际社会过度紧张而出现新的猜疑。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资讯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重大军事活动尤其是维稳处突行动的信息,捂着盖着不仅行不通,反而还会误导舆论走向。与其让外界猜疑和联想,不如在严格信息管控的基础上,主动发布相关信息,有效驳斥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虚假宣传。同时,各级主管部门还应注重加强网络信息监测,及时掌握相关舆情动向,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舆情宣传工作。特殊情况下,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刊发评论文章,在打好舆论仗的同时,树立政府“透明自信”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