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娟:立足民生践行诺言

刊发时间:2017-10-09 A2版  作者:段珊珊 王应良

  “2013年,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利用广阔的工作空间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指导他们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上反映他们的诉求。”市人大代表、云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鲁娟以此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漫害山地处云县漫湾镇草子地村的澜沧江边,距离漫湾镇政府所在地28公里,此区域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既可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也可种植烤烟、柑桔、香蕉、咖啡、坚果等经济作物,但是由于农民居住地到耕作田地路途遥远,造成部分田地闲置荒废10余年,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当地村民陈跃军说:“以前路不通,我们种庄稼往返要走10多公里,农产品及农作用料运输都靠人工,想发展农业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对修路的愿望十分强烈,鲁代表来后不仅为我们修路出谋划策,还教我们种植技术和施肥方法,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的农业生产也发展起来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鲁娟经过多次走访,详细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村支书、新农村指导员,想方设法,多方筹集修路资金。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全长5.3公里,总投资15.2万元的农业生产路已经修建完成并且全面使用,解决了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了当地的农业基础条件,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以来,鲁娟带领土壤肥料工作站科技人员根据云县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和作物布局,以粮食、蔬菜、果树、核桃及茶叶等作物为重点,进行土壤化验,田间试验和校正试验等基础工作,制定出了水稻、玉米、甘蔗、马铃薯、小麦、油菜、茶叶、核桃、烤烟8种主要作物19个配方,将这些配方制作成“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测土配方施肥手册”和“推荐施肥挂历”。她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村,采取举办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开办田间课堂,宣传测土配方知识,发放“手册”和“挂历”,加大测土配方成果应用,逐步改变了村民“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重施氮磷肥轻施钾肥,重施大量元素肥轻施微量元素肥”的传统施肥观念,“缺什么补什么”“施肥不浪费”的科学施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既关注农业生产,更不忘记困难群众。“当时我考上了大学,心里既高兴又难过,因为父亲的病需要很大的开支,而我去读大学只会加重家里的负担。正在我愁苦不展时,鲁阿姨来了,是她帮助我圆了我的大学梦,我真的非常感激她。”陈婷婷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其父亲不幸在5年前患上了肾衰,每个月需要透析8次来维持生命,陈婷婷的学费仅靠好心人和亲戚朋友的零星资助。鲁娟经多次走访了解后,先后到县民政局,县教育局等单位沟通协调,帮助筹集学费,让她顺利地走进了大学校园。
  像这样为民办实事的事例,在鲁娟身上还有许多许多。 5年来,鲁娟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和走访座谈困难群众涉及12个乡镇103户500余人次,修善村组路4条,认真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

返回
2025年07月09日  第772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鲁娟:立足民生践行诺言

刊发时间:2017-10-09 A2版  作者:段珊珊 王应良 【字体:大 中 小】

  “2013年,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利用广阔的工作空间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指导他们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上反映他们的诉求。”市人大代表、云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鲁娟以此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漫害山地处云县漫湾镇草子地村的澜沧江边,距离漫湾镇政府所在地28公里,此区域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既可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也可种植烤烟、柑桔、香蕉、咖啡、坚果等经济作物,但是由于农民居住地到耕作田地路途遥远,造成部分田地闲置荒废10余年,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当地村民陈跃军说:“以前路不通,我们种庄稼往返要走10多公里,农产品及农作用料运输都靠人工,想发展农业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对修路的愿望十分强烈,鲁代表来后不仅为我们修路出谋划策,还教我们种植技术和施肥方法,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的农业生产也发展起来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鲁娟经过多次走访,详细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村支书、新农村指导员,想方设法,多方筹集修路资金。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全长5.3公里,总投资15.2万元的农业生产路已经修建完成并且全面使用,解决了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了当地的农业基础条件,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以来,鲁娟带领土壤肥料工作站科技人员根据云县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和作物布局,以粮食、蔬菜、果树、核桃及茶叶等作物为重点,进行土壤化验,田间试验和校正试验等基础工作,制定出了水稻、玉米、甘蔗、马铃薯、小麦、油菜、茶叶、核桃、烤烟8种主要作物19个配方,将这些配方制作成“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测土配方施肥手册”和“推荐施肥挂历”。她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村,采取举办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开办田间课堂,宣传测土配方知识,发放“手册”和“挂历”,加大测土配方成果应用,逐步改变了村民“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重施氮磷肥轻施钾肥,重施大量元素肥轻施微量元素肥”的传统施肥观念,“缺什么补什么”“施肥不浪费”的科学施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既关注农业生产,更不忘记困难群众。“当时我考上了大学,心里既高兴又难过,因为父亲的病需要很大的开支,而我去读大学只会加重家里的负担。正在我愁苦不展时,鲁阿姨来了,是她帮助我圆了我的大学梦,我真的非常感激她。”陈婷婷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其父亲不幸在5年前患上了肾衰,每个月需要透析8次来维持生命,陈婷婷的学费仅靠好心人和亲戚朋友的零星资助。鲁娟经多次走访了解后,先后到县民政局,县教育局等单位沟通协调,帮助筹集学费,让她顺利地走进了大学校园。
  像这样为民办实事的事例,在鲁娟身上还有许多许多。 5年来,鲁娟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和走访座谈困难群众涉及12个乡镇103户500余人次,修善村组路4条,认真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