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柱:大山深处的致富经

刊发时间:2017-10-10 A1版  作者:董文静 施文明 罗建山

  牧归时分,走进镇康县南伞镇轩岗村南南河自然村,听到附近一座青山上传来清脆的牛铃声。与放牛人交谈,得知他叫李宝柱,今年32岁。
  李宝柱热情地邀请笔者到他家坐坐。翻过一座小山坡,一栋三层小别墅展现在眼前,“到了,这就是我的家。”李宝柱指着说。
  5年前,他带着妻儿,从父母和弟弟的大家庭中分户出来。看着一贫如洗的“新”家,李宝柱和妻子决心养牛、种甘蔗。两三年下来,他家甘蔗发展到一百亩左右,成了村子里的“种蔗大户”。他养的牛一年出栏几头,单头肥牛卖到了八九千元的好价钱,全家收入在逐年递增。
  李宝柱看准生态养牛的巨大市场空间,他立即开始扩建牛舍,并谋划着如何筹钱购入仔母牛。2015年,得知团县委有专门提供农民群众创业贷款后,李宝柱喜出望外。“我贷了10万元,两年的贷款期,我不用出一分利息。”李宝柱用10万元贷款买了30头仔母牛,然后自筹12万元扩建牛舍,种植40多亩青饲料。
  今年以来,李宝柱家的牛进入了高产期,目前存栏60头左右。他介绍,年初到现在已出栏80头,其中肥牛出栏9头,仔牛出栏71头,按肥牛每头7000元、仔牛每头250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纯收入达20余万元。除此之外,李宝柱家的甘蔗面积已达160亩。李宝柱还说,他家20来亩坚果也陆续进入挂果期。
  心里有本账,年年算,年年赚。李宝柱说,他家一百多亩甘蔗成熟后,茎入榨、叶喂牛,牛卖入市场、牛粪进入坚果地。“由于牛养得多,产出的牛粪也就多,牛粪是特别好的坚果肥料,我家坚果地用不完的牛粪,我卖给了坚果公司,这两年每年都有2万元左右的牛粪收入。”除此之外,甘蔗生长期间,李宝柱还在蔗林中养殖土鸡;甘蔗收获季节,土鸡也能出栏,算下来又是几千元的创收。
  苦干实干,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李宝柱一步一个脚印地编织着自己的致富梦。而他的实际行动和成功经验,也实实在在地引领着更多群众的积极跟进,共同迈向致富之路。

返回
2025年07月09日  第772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李宝柱:大山深处的致富经

刊发时间:2017-10-10 A1版  作者:董文静 施文明 罗建山 【字体:大 中 小】

  牧归时分,走进镇康县南伞镇轩岗村南南河自然村,听到附近一座青山上传来清脆的牛铃声。与放牛人交谈,得知他叫李宝柱,今年32岁。
  李宝柱热情地邀请笔者到他家坐坐。翻过一座小山坡,一栋三层小别墅展现在眼前,“到了,这就是我的家。”李宝柱指着说。
  5年前,他带着妻儿,从父母和弟弟的大家庭中分户出来。看着一贫如洗的“新”家,李宝柱和妻子决心养牛、种甘蔗。两三年下来,他家甘蔗发展到一百亩左右,成了村子里的“种蔗大户”。他养的牛一年出栏几头,单头肥牛卖到了八九千元的好价钱,全家收入在逐年递增。
  李宝柱看准生态养牛的巨大市场空间,他立即开始扩建牛舍,并谋划着如何筹钱购入仔母牛。2015年,得知团县委有专门提供农民群众创业贷款后,李宝柱喜出望外。“我贷了10万元,两年的贷款期,我不用出一分利息。”李宝柱用10万元贷款买了30头仔母牛,然后自筹12万元扩建牛舍,种植40多亩青饲料。
  今年以来,李宝柱家的牛进入了高产期,目前存栏60头左右。他介绍,年初到现在已出栏80头,其中肥牛出栏9头,仔牛出栏71头,按肥牛每头7000元、仔牛每头250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纯收入达20余万元。除此之外,李宝柱家的甘蔗面积已达160亩。李宝柱还说,他家20来亩坚果也陆续进入挂果期。
  心里有本账,年年算,年年赚。李宝柱说,他家一百多亩甘蔗成熟后,茎入榨、叶喂牛,牛卖入市场、牛粪进入坚果地。“由于牛养得多,产出的牛粪也就多,牛粪是特别好的坚果肥料,我家坚果地用不完的牛粪,我卖给了坚果公司,这两年每年都有2万元左右的牛粪收入。”除此之外,甘蔗生长期间,李宝柱还在蔗林中养殖土鸡;甘蔗收获季节,土鸡也能出栏,算下来又是几千元的创收。
  苦干实干,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李宝柱一步一个脚印地编织着自己的致富梦。而他的实际行动和成功经验,也实实在在地引领着更多群众的积极跟进,共同迈向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