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领跑村乡两级妇联组织改扩建
立足六个坚持 吹响改革号角
临翔区领跑村乡两级妇联组织改扩建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阳) 临翔区作为全市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改革试点区,立足“六个坚持”,以组织设置、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工作品牌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方法,全面深化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改革创新,率先在全市圆满完成村乡两级妇联组织改扩建工作,补齐村乡两级妇联组织建设“短板”,全面推动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改革,并取得成效。
该区以党建带动妇建,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区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妇联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汇报,各乡(镇、街道)做到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各村扶贫驻村工作队员积极配合参与,构建区乡村三级组织联动工作机制,将此项工作与当前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分别召开区乡两级村(社区)会改联及扩大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成员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对乡村两级妇联分管领导、妇联主席及妇委会主任进行全员培训,全面安排部署村、乡妇联组织改扩建工作。积极争取区财政补助12万元“会改联”和扩大乡(镇、街道)妇联成员工作经费,10个乡(镇、街道)按1:1的比例追加工作经费,快速推进全区“会改联”工作。
区妇联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临翔区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及扩大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成员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时间节点和每阶段工作任务。统一制定工作方案,提供工作流程、选举办法、代表登记表、执委登记表、选票、日程、报告单等全套样本,对村乡两级妇联组织改扩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流程进行规范,切实做到安排细、标准细、材料细、要求细,有效地避免工作偏差。
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推行以1个乡为试点乡,其他乡(镇)确定1个村、街道确定1个村1个社区作为试点,开展“会改联”试点工作。建立三级联动的分片包干联系制度,由区妇联班子成员、常委分片挂钩联系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分片挂钩联系村(社区)。召开全区“会改联”及扩大妇联组织成员工作联系交办会,明确区妇联班子成员、常委挂钩联系职责,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查看痕迹资料等方式。创建由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妇联主席为成员的临翔区妇联改革工作微信群,及时传达上级政策和安排部署,上报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工作难题。
在基层妇联组织改扩建工作中,实行“双审查”制度,即:乡村两级党组织对同级妇联执行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审查批复,区妇联对乡(镇、街道)执委、主席、副主席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审查批复,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选举,严把妇联队伍人员结构关。各地将驻村(社区)企业妇委会主任、女技术能手、女带头人、女教师选举为兼职副主席,在执委人选的配备上突出多元化和多民族化,壮大基层妇联组织和工作队伍,推动10个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由党(工)委领导班子中的女性副科级领导担任,另配备一名专职副主席,102个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两委,执委人数增加到1524名,选优配强村乡两级妇联队伍,增强基层妇联组织工作活力。
统一配发乡村两级妇联牌匾,全面推行妇联履职清单管理,广泛开展“妇联组织亮牌子、妇联主席亮身份、妇联工作亮作为”实践活动。在市兴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成立首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妇委会,在临翔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国有企业妇委会,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形式推进企业妇建工作。目前,该区创办人才培训基地、礼仪培训基地、家庭教育培训基地、茶艺茶道培训基地5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4个,最美家庭示范点20个。打破传统的“儿童之家”建家模式,向社会各界发出爱心援建“儿童之家”倡议书,为爱心组织与村(社区)儿童架起爱心桥梁,进一步丰富儿童之家建设内涵,着力打造儿童活动新型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探索多元主体共建共管新模式,目前有17家单位、爱心企业和公益团体报名援建“儿童之家”,推动全区“儿童之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