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达公司积极探索农企双赢路
本报讯 (记者 普华美 熊之鹂 通讯员 彭萍 杨栩)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临翔区凤翔街道南本村的飞达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小区,2名工人正在打扫猪厩,几百头苏太小耳猪在明亮且通风效果好的圈舍里或静卧或打闹,养殖小区里好一番热闹的景象。
在精准脱贫过程中,为了解决农户缺少养殖资金和技术问题,临翔区进行积极探索。由区政府投资建设养殖小区,飞达公司负责提供猪仔和自己研发的饲料,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半年后公司收回并给予农户一定的报酬。南本养殖小区是临沧飞达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与临翔区政府合建的第二个养殖小区。“像这样的精准脱贫养殖小区已经建成4个,在建的有7个。”公司负责人郑明赞向记者介绍。
飞达公司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清洁生产标准,注重技术的改进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采取“合作社+公司+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示范大户”托养模式开展生态猪养殖。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养猪成本是使养殖户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因此,飞达公司在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的同时,着力在创新养殖方式上下功夫。目前,该公司已探索出两种运作模式进行托养。
对于像南本养殖小区这样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养殖小区,则采用“三统一”模式进行养殖,即飞达公司将防疫过的猪仔喂养到25公斤左右统一发放给养殖户,并免费统一配送饲料,养殖户养殖一个托养周期(6个月)后,由公司统一收回进行林地放养,一个托养周期结束后,养殖户每头猪可获得500元的托养费。
“章驮乡勐旺村精准脱贫养殖小区不久将可以分红,负责养殖的两个贫困户每人每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 郑明赞说。勐旺村是最早与公司建立合作养殖关系的村,养殖小区每批养殖生猪350头,由公司统一提供猪种、饲料及疾病防疫技术等,每出栏一头生猪由公司给付500元的养殖费。
“采取这种托养模式主要为了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态猪养殖,使群众脱贫有产业支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说起下一步托养打算,郑明赞说,公司将在培育发展养殖示范大户上着力,按照政府精准脱贫要求,确保每个乡(镇、街道)有养殖示范大户2户,一个养殖周期每户养殖200头生猪,以此逐步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或参与生态猪养殖,促进群众增收。
飞达公司“生猪托养” 不仅有效破解贫困户缺少发展产业资金技术难题,而且走出了一条农企双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