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出行更便捷了
大临铁路、机场高速、佤山机场……
滴滴快车、共享单车……
五年前,边疆临沧人民的生活中没有这些词语。
五年来,党的光辉普照临沧大地,边疆儿女沐浴党恩,通铁通高的百年梦想即将变为现实,佤山人民圆了飞天梦,智能交通方便你我他,临沧人民的出行正在悄悄改变。
“高速公路修到家门口,我们这代人是想都不敢想的。”昔本村村民王奶奶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没有出去看过外面的世界,后来有了电视机,高速公路只在电视上见过。得知开工建设高速公路的消息,村民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闭塞的交通一直是制约临沧经济社会快速向前推进的“瓶颈”。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满足临沧、发展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周边”的定位,临沧坚定不移树立“大交通”理念,全力构建以航空为先导、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水运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以昆明(玉溪)至清水河铁路和高速公路为燕躯,大理至临沧铁路和高速公路、临沧至普洱铁路为燕翼,沿边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燕首,由昆明向着南亚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展翅飞翔的“燕型”综合交通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今年1月,大临铁路勐麻2号隧道顺利贯通,成为大临铁路首座贯通的隧道。“铁路要从我家这里过,我相当高兴,相当支持,都是托共产党的福,现在日子也好过了,以后出门就可以坐火车。”村民杨大爹由衷感慨。
在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家住沧源自治县的田华带着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乘坐飞机到北京旅行。随着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临沧成为继保山、丽江后云南省第三个“一市两场”的城市。“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能到祖国的‘心脏’看一看,到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国旗。以前没有飞机,乘坐汽车时间太长,老人家身体难以承受,现在飞机飞到阿佤山,当天就能到北京,十分方便。”田华一家老小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中秋佳节。 “开心,当然开心啦,享福啦。”多年的夙愿变为现实,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
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的建设正在改变着临沧人民的生活,而城市道路、农村公路的巩固提升、建成通车也实实在在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临沧城南天路客运站环岛、西大街曾经都是市民出行的“头疼路段”,随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的稳步推进,临沧城大街小巷焕然一新。“虽然我就生活在临沧城,但是算起来差不多有两三年的时间没有走过西大街了,人多、车也多,每天每个时段都处于拥堵状态,走在这种路上心情都跟着烦躁起来。”市民唐斌说,现在不仅西大街,城区内的主干道都换上了新衣,路面铺好了,占道经营整治了,标识标线清晰了,走在路上感觉十分舒畅。“等断头路全部打通以后,我们的出行还会更加方便。”
五年来,不仅路通了、路宽了,智能出行也来到临沧市民身边。
“我家住在临沧印象小区,很少有空的出租车会来到这边,若不是遇上有人打车过来,很难打到出租车。自从有了滴滴快车,我在家就约车,也不用出来等,去哪都方面。”市民彭建梅说。
“滴滴快车不用浪费时间等车,特别是下雨天,不用像以前一样站在雨里等很久,现在我每天上班都使用滴滴快车,比起以前节约了十多分钟时间。”市民李微微也对滴滴快车称赞有佳。
而市民陈先生则另有选择,“只要不下雨,共享单车是我的出行首选。”陈先生也是一名上班族,以前他每天开车上下班,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他几乎不再开车。
“骑自行车不仅环保,也能锻炼身体,大街小巷都可以骑,比开车方便,既不存在堵车的情况,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停车位。”市民龚子芮也经常使用共享单车,她说,资源共享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随着“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未来5年,临沧人民的出行将越来越方便,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