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径

刊发时间:2017-10-16 A1版  作者:吴 建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

永德县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径

  本报讯   (通讯员   吴 建)   永德县在脱贫攻坚中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既保留了特色种植养殖“接地气”项目,又发展了文化产业庄园、电商扶贫等新项目,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永德路径”。
  “包山村在产业发展上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通过种植和养殖相结合,传统和新型产业相推进,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格局。”崇岗乡包山村党总支书记王萍君说。目前,该村共发展山羊养殖168户42000多只,生猪养殖760户3800头,肉牛养殖426户167头,养殖业为全村年增收362万元,户均增收4700元。同时,包山村成立了大红山坚果、咖啡种植合作社,套种咖啡、坚果5192亩,坚果和咖啡为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包山村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种养结合的精准扶贫路径只是永德县正在实施的系列扶贫工程的一个缩影。“通过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扶持工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确保每个贫困村、贫困户扶贫有真招、见实效。”县扶贫办主任罗新亮介绍。
  “我今年种植6个大棚,每个大棚收入大约8000至9000元,一年下来就能赚近5万元。”小勐统镇田园文化产业园姬松茸种植户杨李祥说。近年来,小勐统镇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田园文化产业园,通过引进“企业+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姬松茸种植户达20多家,种植50多个大棚,长期聘用200多名员工,年收入可达40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发展姬松茸种植。同时,该镇依托青山、柳堤、古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田园文化产业园建设,通过引进芦笋、莲藕种植等新兴产业,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6年10月10日,由永德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永德电子商务网正式开通运营。此后,人们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宣传推介永德的资源、产业和产品,提升永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和农村群众开通网络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更好地促进产品销售;为企业和产业寻找合作伙伴,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产业支撑。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组织县畜牧中心、农技中心、林业局、职教中心等部门开展脱贫攻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培训涉及食用菌栽培、土鸡生猪饲养技术、蔬菜栽培、中药材种植等多个领域,真正让贫困户“力能及、富可致”。

返回
2025年07月09日  第772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永德县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径

刊发时间:2017-10-16 A1版  作者:吴 建 【字体:大 中 小】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

永德县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径

  本报讯   (通讯员   吴 建)   永德县在脱贫攻坚中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既保留了特色种植养殖“接地气”项目,又发展了文化产业庄园、电商扶贫等新项目,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永德路径”。
  “包山村在产业发展上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通过种植和养殖相结合,传统和新型产业相推进,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格局。”崇岗乡包山村党总支书记王萍君说。目前,该村共发展山羊养殖168户42000多只,生猪养殖760户3800头,肉牛养殖426户167头,养殖业为全村年增收362万元,户均增收4700元。同时,包山村成立了大红山坚果、咖啡种植合作社,套种咖啡、坚果5192亩,坚果和咖啡为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包山村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种养结合的精准扶贫路径只是永德县正在实施的系列扶贫工程的一个缩影。“通过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扶持工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确保每个贫困村、贫困户扶贫有真招、见实效。”县扶贫办主任罗新亮介绍。
  “我今年种植6个大棚,每个大棚收入大约8000至9000元,一年下来就能赚近5万元。”小勐统镇田园文化产业园姬松茸种植户杨李祥说。近年来,小勐统镇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田园文化产业园,通过引进“企业+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姬松茸种植户达20多家,种植50多个大棚,长期聘用200多名员工,年收入可达40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发展姬松茸种植。同时,该镇依托青山、柳堤、古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田园文化产业园建设,通过引进芦笋、莲藕种植等新兴产业,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6年10月10日,由永德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永德电子商务网正式开通运营。此后,人们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宣传推介永德的资源、产业和产品,提升永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和农村群众开通网络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更好地促进产品销售;为企业和产业寻找合作伙伴,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产业支撑。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组织县畜牧中心、农技中心、林业局、职教中心等部门开展脱贫攻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培训涉及食用菌栽培、土鸡生猪饲养技术、蔬菜栽培、中药材种植等多个领域,真正让贫困户“力能及、富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