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十九大精神润泽山乡
双江镇康民族语言宣讲
让十九大精神润泽山乡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明世) 10月31日,双江自治县组建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民语宣讲团到各少数民族村寨,采取现场讲解、交流、座谈答问、基层走访等形式,用群众能接受、听得懂的语言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勐勐镇忙乐四组文化活动室,少数民族群众坐在一起,听取县民语宣讲团用布朗族语言讲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布朗族群众李芳说:“宣讲团老师讲得很好,大家都听得懂,也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布朗群众的关心,我们广大妇女要搞好自家和村寨里的环境卫生,提升人居环境。”在解放新村,听完宣讲后,拉祜族群众刀玉芳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非常符合我们的现状,党的光辉照边疆,拉祜群众迎来幸福美好新生活,开开心心忙生产,高高兴兴奔小康。
文化活动室、庭院里、火塘边……党的十九大精神传心间。沙河乡允俸村佤族群众刘芳说,用佤族语言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俗易懂,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党的好政策,更加坚定了发展养殖业致富增收的信心和决心。“听了宣讲,让我倍受鼓舞,将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好经济林果等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允俸村的傣族群众何成兰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她打算发展农家乐增加经济收入。
又讯 (通讯员 李丽君 桂希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0月27日,在镇康县南伞镇白岩村活动室,县委宣讲团成员姚正菊正用德昂族语言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针对白岩村德昂族群众居多的实际,县委宣讲团专门抽调南伞镇政府的德昂族干部用德昂语进行宣讲。宣讲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深入展开。同时,围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村寨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村民增收致富、边疆惠民扶持政策等话题进行讲解,鼓励群众发展好产业、增收致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认真聆听宣讲的德昂族党员刘富良说,“听到这里,我非常兴奋。”刘富良是白岩村一组的副组长,也是村里创业致富的能手。2011年,刘富良买了一辆大车跑运输;2013年,镇康县加速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刘富良积极加入,一年下来的运输收入大概在10万元左右。现在,刘富良家里盖起了小洋楼,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年轻党员王霞则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比较感兴趣。王霞说,作为白岩村的一名新农保员,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更多的惠民政策宣传给村里的父老乡亲。“对我们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很多惠民政策就是我们民族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听过宣讲,白岩村支书王永新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