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希望 逐梦新时代

——第五届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颁奖典礼侧记
刊发时间:2017-11-09 A1版  作者:阮海燕 张红林 字学林

  11月7日晚,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颁奖典礼如约而至,金色海棠再次盛开,灿烂夺目。
  五年百花争放,五年春华秋实。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已走过五年时光。五年来,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从播种、萌芽到茁壮成长,从无人知晓到业界认可,参赛作品数字就是有力见证:2013年,参赛作品1715部;2014年,参赛作品2237部;2015年,参赛作品2498部;2016年,参赛作品3258部;今年,参赛作品4360部。
  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大美临沧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如今,亚微节已经成为临沧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成为全国乃至亚洲一个独具特色和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通过亚微节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开放的临沧、发展的临沧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临沧。
  今年的颁奖典礼精彩依旧,热闹非凡,150分钟的颁奖典礼,每一位艺术家的亮相和每一个奖项的出炉,总能让现场一次次沸腾,掌声、喝彩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一段段提名作品短片,引领现场观众融入一个个光影传奇。在初评入围的500部作品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影视机构、导演和演员的佳作。不同的艺术风格,多角度的社会取材,为观众展现出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在主持人的穿针引线中,包括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作、评委会大奖等在内的奖项一一揭晓。
  紧扣时代主题,今年亚微节新增设了两个单元奖项,“平安中国单元最佳作品奖”和“大国工匠单元最佳微电影奖”,向平安守护者和工匠精神致敬。
  在平安中国建设中,有一群为了守护一方安宁默默奉献的人,微电影成为了记录发生在这群人身上真实而生动的故事的最好方式之一。 《心路》《派对》《第一监区》《分鸭记》《中国铁警》之《刑警杨松林》等作品获得了“平安中国单元最佳作品奖”。晚会请来了参与《中国铁警》之《刑警杨松林》演出的北京铁路公安分局的10名民警,当主持人介绍这10名民警参与了十九大的安保时,现场报以热烈掌声,这掌声,是对这些为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平安幸福默默奉献的人的最好褒奖。
  最近两年,“大国工匠”成为中国广为流传的热门词汇,说的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后,仍然有这样一群手艺人,他们用机器无法替代的高超手艺、用执着与坚守,为中国的崛起默默奉献。获得本届亚微节“大国工匠单元最佳微电影奖”的《因为有你》《坐标里的故事》《爸爸回来》《霍林河的风》《温暖的石头》等作品,用影像日志记录了有着高超手艺的一群人,为工匠精神找到了另一种传承方式。观众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坚守,看到了未来。
  颁奖典礼上,有很多难忘的瞬间。获得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奖”优秀女演员奖的张栢菡,今年又凭借《错》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她激动地说:“临沧是我的福地,今后会踏踏实实拍戏,回报喜爱我的观众们。”演员于月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大家讲述临沧老妈妈对她的关心。斯琴高娃向观众们娓娓道出她与临沧的情缘……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声声真挚的祝福,使艺术家们与临沧的情感、缘分还在深入、还在延续。
  作为亚微节的永久举办地,微电影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临沧、了解临沧,也有越来越多的临沧人感受到微电影的魅力,并参与到微电影事业中来,临沧本土拍摄制作的《纸艺里的傣乡》《烈伐傲》获得了本届亚微节“金海棠奖”最佳作品奖,以毕世华为原型拍摄的献礼十九大微电影作品《红旗耀边关》荣获本届亚微节评委会大奖。
  颁奖典礼落幕,抱走奖杯的每一位微电影人都是幸运者。而更多没有进入提名的优秀影片,同样值得敬重。“微时长、微成本、微制作、微周期,这就是微电影,但其实微电影并不‘微’,它同其他电影一样制作精良、要素完备。”这是参加盛典的微电影人的共同心声。
  精彩在微影中呈现,逐梦新时代从这里启航。颁奖结束,但中国微电影人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他们将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秉承“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情怀、为人民抒怀”的态度,继续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的新气象、新作为,记录下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人的铿锵脚步。

返回
2025年07月04日  第775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孕育新希望 逐梦新时代

——第五届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颁奖典礼侧记

刊发时间:2017-11-09 A1版  作者:阮海燕 张红林 字学林 【字体:大 中 小】

  11月7日晚,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颁奖典礼如约而至,金色海棠再次盛开,灿烂夺目。
  五年百花争放,五年春华秋实。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已走过五年时光。五年来,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从播种、萌芽到茁壮成长,从无人知晓到业界认可,参赛作品数字就是有力见证:2013年,参赛作品1715部;2014年,参赛作品2237部;2015年,参赛作品2498部;2016年,参赛作品3258部;今年,参赛作品4360部。
  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大美临沧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如今,亚微节已经成为临沧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成为全国乃至亚洲一个独具特色和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通过亚微节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开放的临沧、发展的临沧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临沧。
  今年的颁奖典礼精彩依旧,热闹非凡,150分钟的颁奖典礼,每一位艺术家的亮相和每一个奖项的出炉,总能让现场一次次沸腾,掌声、喝彩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一段段提名作品短片,引领现场观众融入一个个光影传奇。在初评入围的500部作品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影视机构、导演和演员的佳作。不同的艺术风格,多角度的社会取材,为观众展现出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在主持人的穿针引线中,包括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作、评委会大奖等在内的奖项一一揭晓。
  紧扣时代主题,今年亚微节新增设了两个单元奖项,“平安中国单元最佳作品奖”和“大国工匠单元最佳微电影奖”,向平安守护者和工匠精神致敬。
  在平安中国建设中,有一群为了守护一方安宁默默奉献的人,微电影成为了记录发生在这群人身上真实而生动的故事的最好方式之一。 《心路》《派对》《第一监区》《分鸭记》《中国铁警》之《刑警杨松林》等作品获得了“平安中国单元最佳作品奖”。晚会请来了参与《中国铁警》之《刑警杨松林》演出的北京铁路公安分局的10名民警,当主持人介绍这10名民警参与了十九大的安保时,现场报以热烈掌声,这掌声,是对这些为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平安幸福默默奉献的人的最好褒奖。
  最近两年,“大国工匠”成为中国广为流传的热门词汇,说的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后,仍然有这样一群手艺人,他们用机器无法替代的高超手艺、用执着与坚守,为中国的崛起默默奉献。获得本届亚微节“大国工匠单元最佳微电影奖”的《因为有你》《坐标里的故事》《爸爸回来》《霍林河的风》《温暖的石头》等作品,用影像日志记录了有着高超手艺的一群人,为工匠精神找到了另一种传承方式。观众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坚守,看到了未来。
  颁奖典礼上,有很多难忘的瞬间。获得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奖”优秀女演员奖的张栢菡,今年又凭借《错》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她激动地说:“临沧是我的福地,今后会踏踏实实拍戏,回报喜爱我的观众们。”演员于月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大家讲述临沧老妈妈对她的关心。斯琴高娃向观众们娓娓道出她与临沧的情缘……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声声真挚的祝福,使艺术家们与临沧的情感、缘分还在深入、还在延续。
  作为亚微节的永久举办地,微电影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临沧、了解临沧,也有越来越多的临沧人感受到微电影的魅力,并参与到微电影事业中来,临沧本土拍摄制作的《纸艺里的傣乡》《烈伐傲》获得了本届亚微节“金海棠奖”最佳作品奖,以毕世华为原型拍摄的献礼十九大微电影作品《红旗耀边关》荣获本届亚微节评委会大奖。
  颁奖典礼落幕,抱走奖杯的每一位微电影人都是幸运者。而更多没有进入提名的优秀影片,同样值得敬重。“微时长、微成本、微制作、微周期,这就是微电影,但其实微电影并不‘微’,它同其他电影一样制作精良、要素完备。”这是参加盛典的微电影人的共同心声。
  精彩在微影中呈现,逐梦新时代从这里启航。颁奖结束,但中国微电影人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他们将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秉承“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情怀、为人民抒怀”的态度,继续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的新气象、新作为,记录下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人的铿锵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