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勐河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举行
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渔业资源
2017年南勐河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举行
本报讯 (通讯员 吕云花) 11月8日,我市2017年南勐河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双江自治县南勐河畔举行。本次增殖放流活动,共向南勐河投放50克以上的山瑞鳖500只。在投放之前,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已随机抽取30只山瑞鳖进行了物种鉴定和疫病检查,经抽检,符合放流标准。
放流现场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参与,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讲解山瑞鳖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和保护水生野生生物的相关知识。下午3点半,人工放流正式开始,南勐河畔微风吹拂,在公证人员的公证和监督下,活动参与者纷纷端起水盆,将一只只小山瑞鳖苗种投放到南勐河中。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开展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既可以保护河域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河内鱼类种类数量,希望今后能经常开展类似活动。
据悉,山瑞鳖是一种水生动物,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山瑞鳖较为肥厚,体积比一般的中华鳖大很多,且头两侧有好些疣粒。体长30至40厘米,宽23厘米左右,体重20千克左右。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其中以广西西部地区数量较多。
据渔业技术人员介绍,野生山瑞鳖因分布不广,生长缓慢,繁殖力弱,致使产量有限。为保护临沧市澜沧江支流南勐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自然资源,提高南勐河鱼类种群数量,维护生物多样性,近几年来,我市在南勐河流域一带投放山瑞鳖苗种近2000多只。目前,村民平时在河滩、池塘上都能看见山瑞鳖的足迹,通过开展增殖放流,山瑞鳖种群数量明显增多,渔业生态环境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