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
耿马凤庆基层特色宣讲进村寨
让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朝华 胡凯萍)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在耿马自治县耿马镇允捧村芒信组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基层特色宣讲报告会”上,宣讲人员在宣讲时全过程使用傣语进行宣讲。
当地傣族群众身着傣装整齐地坐在活动室,认真地聆听宣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宣讲以大众化、通俗化、本土化、特色化的形式开展,使少数民族更加深入了解党的政策,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村入户、家喻户晓。
“今晚听了县上老师用傣语作的十九大报告宣讲,使我们更加了解党的好政策,党的好政策指引边疆少数民族勤劳致富,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芒信组支部书记刀文剑说道。
刀文剑说,20年前,我们寨子泥滑路烂,交通不便,外出赶集走山路来回都要一天时间,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没有好的生产技术,有力使不出,辛苦一年到头还吃不饱穿不暖,家里没有什么积蓄,生病了就硬扛着,孩子上学也成问题,年轻姑娘多数往外嫁,寨子里的小伙子很难找到媳妇,当时,我们芒信组是典型的穷村。刀文剑话锋一转,高兴地说,近10年来,党的政策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委政府帮助我们发展产业,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甘蔗的单一产业结构,在以甘蔗烤烟为主的同时,积极发展蓝莓、柠檬、大树番茄、菠萝蜜等新兴产业。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56元。现在,水泥硬板路修到家门口,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子,周边寨子的小姑娘都争着嫁给我们寨子的小伙子,我们老百姓日子好过起来啰!
又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通讯员 段思能) 近日,凤庆县新华乡在紫微村用苗族语言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引起强烈反响。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十九大精神将引领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各项惠民政策会更好,土地承包又要延长三十年,给我们发展产业吃下了定心丸,好政策带来了新希望。”村主任马国宏用地道的苗族语言向广大苗族党员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马国宏说:“我们紫微村依靠党的富民政策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问题,大部分群众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的苗族服饰、刺绣工艺、沃陀萝酒等苗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新时代的苗族群众,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发挥好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发扬和传承好家风家训,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自力更生,把家园建设好,保护好绿水青山,为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紫微添砖加瓦!”
苗族群众通过认真听讲,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强烈反响,大家还用苗族语言翻译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跟党走、感党恩、颂党情”等语句。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们通过在家庭党校收看会议情况,基本掌握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负责平坦组农村家庭党校的熊光勋说,今天再次听了用苗族语言宣讲的大会精神,感触就更深了,作为党员,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要带头学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等方面带好头,让所有苗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