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时代共振 让主旋律更响亮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体会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作为一名党员、一个临沧边疆本地的媒体人,倍感兴奋。连日来, 通过集团党委、报社党支部组织的集中学和自学,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未来充满着期望与向往,既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循着历史的轴线,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犹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豪迈展望,“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犹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日本新干线上感受到“催人跑的意思”,沉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穿越革命和建设的洪流、激荡改革与发展的风云,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善于聆听时代声音的党中央,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走进了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这个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思想航标, 向世界宣示:一个新时代真正开场了!作为一名党员、一个临沧边疆本地的媒体人,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书写时代进步。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未来的中国,中国的未来,确实让人充满想象、充满期待。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过去的5年, 是极不平凡、不同凡响的5年。我们亲眼见证了临沧发展实现加速度、扶贫翻开新篇章、改革深化增福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的历史巨变。认真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临沧边疆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从深化改革到作风建设,从文化体制改革到文化大省建设,从“一带一路”建设到区域经济发展,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建设幸福美好的大美临沧,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真心记录着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奋斗足迹,用真情书写着这片土地的繁荣和兴盛。
作为临沧边疆本地的媒体人,从1987年调入《临沧日报》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始终热爱基层的采编报道工作,和同事们一直坚守新闻理想,把主流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除了来自基层的经济、民生报道,还多次参与重大题材报道,生动、全面地在报纸上记录、还原了重大历史时刻的细节和精彩瞬间。
我以自己30年在基层一线新闻采访的经历,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在媒体行业的深刻变革,更加了解和理解媒体这个行业的现状,感受到当今全媒体新闻人求新求变、提升自我的不懈努力。怎样加速改革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有效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是新闻舆论战线面临的紧迫课题,特别是临沧边疆本地的媒体,受地域、财力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推进转型融合发展步伐明显滞后, 更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期待国家能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有更细的扶持媒体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传统媒体推进融媒体建设,使党的新闻事业能继续保持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势头。
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深切感受到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榜样、一种力量。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记者,“忠诚、担当”是记者最亮的底色,要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抓手,把临沧7县1区跑个一遍又一遍,亲眼见证和领略临沧人民“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风采,力争让自己的笔触与这个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通过文字和镜头传递百姓呼声;通过建言献策反映群众意愿。
置身于日新月异的媒体融合环境中,新时代给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让党的光辉实实在在地照到边疆各族人民的心坎上,让各族群众切身体会到党的温暖和关怀。让我们的新闻作品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这是我的“豪言”,也是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