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着力打造致富新利器
让更多的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
临翔区着力打造致富新利器
本报讯 (记者 熊之鹂 普华美 通讯员 彭 萍 杨 栩) 公益临翔顺利运营、首条电子商务创业街投入使用、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建立电商运营平台……近年来,临翔区将电商扶贫作为一个工作重点,通过建机构、建平台、建网络,促进了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
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商务局,同时设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电商发展。及时开展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平村、邦东、马台、博尚、南美5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77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预计年底覆盖到全区8个乡(镇)服务站和89个村服务点。
为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农产品“上行”工作,临翔区制定“实施意见”,要求工信、商务、农业、供销、邮政等各部门从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对“电商扶贫”给予支持,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各部门积极行动,建立“一体化”产品上行模式。
积极与有意向从事扶贫的电商企业联系,搭建起贫困地区产品销售网络和电商服务平台,共同助力脱贫攻坚。为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产品集货、分级包装、品牌营销、物流配送、售后保障等服务,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扶持临沧农购网络公司建设“临农e购”电商平台,通过自建基地、统一包装、电商销售,引进“自提柜”、“自动售货机”等新型销售配套设备,完善同城配送服务,实现农产品进城网络化。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和云南国资商城等企业的先后进驻,农村淘宝50个村点建设,村小二的培训招募工作顺利推进,云南国资商城村点基本建成。引进知名的菜鸟物流网络公司建设物流仓储中心,鼓励本地物流企业和个人参与公共物流配送。同时还开展农村小飞鸽物流配送试点工作,组建“飞鸽物流”合作社,聘请乡村摩托车驾驶员和农村客运驾驶员作为兼职快递员,他们负责将村社包裹送到乡级站点,后由乡(镇)圆通揽收,最后送到市区分拨点,以此解决了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
7月20日,临翔区与中国银行签订开设“公益临翔” 专业扶贫电商平台协议,随后,录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将贫困户的产品上到平台,干部职工加入购买包等工作迅速展开。截至11月12日,“公益临翔”已有27位脱贫助理人,公益人士3742名,上线的爱心产品达155件,联盟销售金额达211849元。
“公益临翔”是中国银行以“互联网+公益”打造的精准扶贫共享平台,平台建成以后,临翔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产品都可以在平台的“大爱超市”里销售。有条件和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在平台上自营,无条件的贫困户可以通过扶贫助理人完成销售。用户们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公益中国APP后,就可以在线购买农副产品。平台同时还把交易额的10%捐出,通过后台分账系统平均分给贫困户。
电子商务创业街的投入使用拉开了临翔区打造电商新业态、新模式的序幕。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的临翔区电子商务创业街设有1个特色农产品展馆,可入驻24家企业,目前已有23家企业入驻其中。所有入驻企业将享有2年的免费创业期,第3年则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或劝退。负责电子商务创业街建设运营的翔飞商贸投资公司还组建土鸡和土鸡蛋包装生产线,打造“云临尚品”生鲜食材品牌,示范和带动农产品实现品牌化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些企业将通过电子商务把产自高山的野生蜂蜜,丛林深处的香猪、山间林地的“跑步鸡”等特色美食向全世界进行推介,在让人们品尝临翔美味的同时,使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
随着措施的不断完善,临翔区电商扶贫的作用逐渐显现,截至目前,该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贫困户农产品金额达8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