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监狱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发挥示范作用 争做模范典型
临沧监狱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毕云禹) 近年来,临沧监狱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提升队伍内涵素质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监狱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连续四届创建达标省级文明单位,2015年2月被表彰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
抓文化提升和绿化美化。为提升监狱整体外观形象,监狱党委投入大量资金,着力在硬件设施建设上进行提升改造。对监狱行政办公区门口的两条主道进行混凝土路面修复;对职工食堂部分破损沿石进行更换、办公楼广场大理石清洗及办公楼广场花台部分破损瓷砖进行更换;进行三期文化提升改造:一期购买大石头4个,分别放置在监狱大门口和两条文化主道旁,在监管区门口修建警察职工休息亭1个,修建大道两侧的灯杆广告版牌,制作党建小品、宪法小品等,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二期、三期计划在两条文化主道上增设灯柱45根、在花园修建文化墙2块,对部分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
抓理论知识学习。监狱始终严格按照“政治建警、素质强警、文化育警、人才兴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要求,狠抓队伍建设。抓领导班子能力提升,强化两级领导干部的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着力打造执行力强、创新力强、感召力强、凝聚力强的实干班子;严明党纪党规,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继续深化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更加凸显思想建党,严格党员队伍的管理,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监狱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落实各项铁规禁令,强化纪律刚性约束和制度执行力,真正让铁纪发力、禁令生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让全体党员干部慎用手中权力,真正做到廉洁从政,积极打造一流的专业执法队伍。
抓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监狱严格按照省局“人要精神,物要整洁,事要规范,形象良好”的要求,从制度建设、现场管理、岗位职责、形象风貌四个方面入手,全力深入推进监狱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为确保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不倒退不放松,监狱严格以717条为标准,通过会议、竞赛、考试、督察等举措,不断提升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把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创建模范监狱的目标任务中去落实、纳入“安全、改造、管理、生产、队伍”五个方面中去落实,并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
抓文明风尚传播。监狱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站、宣传栏、LED电子大屏和微信平台等媒介以及每季度开展一次的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工作,在全狱范围内营造“人人都是软环境、人人争做好公民”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广大警察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文明生活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共同携手创建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一项自愿无偿为社会服务的崇高事业,已经成为临沧监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狱组建了志愿服务队1个,志愿者服务分队8个,积极引导广大志愿者以“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服务人民群众需求”的宗旨,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通过参与城市文明创建、爱心圆梦大学、志愿者知识讲座、服务大型节会等志愿行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236人,占全狱警察职工的61.2%,其中党员志愿者174人,占党员总数的97.4%。
抓监狱安全稳定。监狱始终围绕“收得下、管得住、改造好”的目标任务,认真抓好监狱安全稳定工作,坚持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认真做好罪犯收监、减刑、假释、释放、保外就医和必接必送工作,努力实现刑释人员管理教育的无缝对接;切实抓好罪犯的生活卫生工作。罪犯“五费”按时足额到位,食品卫生安全防控有力,确保罪犯有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明显提高。监狱严格落实“安全第一、改造罪犯”的宗旨,不断创新教育改造,较好实现了从底线安全观向治本安全观的转变,从2000年始,监狱连续17年全面实现司法部制定的无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疫情、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四无”工作目标。